《女帝师:半生浮沉换红装》第一百九十二章 政变

    顺便把那地上湿的衣服拖出来拿去洗了。又给这俩人悄悄地放了两套干净的回去。

    做完这一切,才不过半个多小时。

    弥竹吃过早饭之后,就扛着锄头去工地了!

    这边,平安县的开沟挖渠进行的如火如荼。京城那边,却暗潮涌动!

    苏靖安这些日子,在皇上面前低眉顺眼,面对文武百官的弹劾都一一称是,没有反驳。

    自从路大人被斩之后,这文武百官的气焰也萎靡不少。现在连苏靖安都闭口不言了,各位大臣就算心里有千言万语,也只得烂在肚子里。

    说得多错的多,杀鸡儆猴不过如此。

    前些日子,靳王爷回朝,大家伙一个个都踊跃进言,生怕赫连靳走了之后没有说话的机会。

    现在赫连已经离开京城前往平安县了,这一去就是小半个月之久!朝廷上下,没有了苏靖安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后,死气沉沉,犹如一潭死水。

    大家心里都各自踹着心思。

    心念天下的,忘穿他盈盈秋水,淡淡春山,希望赫连靳尽快回京。而像苏靖安这般的,则闭口不言,等待皇上金口玉言,然后下跪认错就此既往不咎。

    要说,皇上还是耐不住满朝大臣静悄悄,只好开口像这些天一直未曾开口的苏靖安。

    “苏爱卿,可是有什么疾病这几日,为何不说话”

    苏靖安为难的看了看文武百官,又看了看皇上。抚了抚衣袖,跪下叩头,“皇上,臣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再开口祸国殃民,蛊惑皇上。”

    苏靖安说的恳求,声音里尽是悔恨之意。

    “苏爱卿何时祸国殃民,何时蛊惑朕了”

    宽大衣袖下的苏靖安,还埋着头跪在地上。他嘴角上扬,但是没人看见。

    “老臣罪该万死,害死了路大人。”

    赫连靳回朝的时候,告知皇上,平安县水灾严重。山洪造成百姓流离失所。需要及时赈济。

    皇上是个好皇上,听了赫连靳的话立马就责怪苏靖安了!

    “苏丞相,靳王爷所说是否属实”

    苏靖安当然知道平安县山洪爆发,很多公文到了他这里都被截了下来。他把关于平安县山洪的事情,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让皇上以为平安县的山洪只不过是大臣们胡编乱造的。

    苏靖安打死不承认,他一口咬定不知道平安县山洪爆发的事情。

    加上平安县三年没有县令,这件事皇上再怎么生气,也拿苏靖安没有办法。

    毕竟作为一国丞相,苏靖安要处理的政事还是非常多的。不可能都面面俱到!就连皇上自己也做不到。

    不过苏靖安知道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就立马求助赫连景。没想到赫连景看着玩世不恭,却心思深沉。居然让他被玩弄于鼓掌之间

    。

    他本来以为,赫连景至少会在皇上面前给他美言几句,没想到,赫连景只说,“父皇生性多疑!你不如顺了他的意思,让他以为你只不过是失职。上朝的时候,少说话就没事了!”

    什么意思那他苏靖安来求他赫连景的意义何在

    “苏丞相,现在你只能这样做。不然让父皇知道,你也助我夺帝王的心,你觉得我父皇会怎么对你”

    苏靖安气急败坏的离开。

    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雏凤清于老凤声。

    苏靖安就这样日日上朝,日日闭口不言!也不是他不想说,只是被赫连景气的无话可说!看到文武百官也闭口不言,甚是合他的心意。这一群东西,吵吵嚷嚷,让他心烦意乱。

    本来他还以为皇上还要端几天的架子,没想到今天就忍不住开口问话了!

    果然,知父莫若子啊!看来皇上的性格喜好被赫连景摸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苏靖西暗自高兴,看来他找对人了!赫连靳就算再受到皇上的宠爱,又有什么用皇上到现在还不是一样没有立太子

    说不定,这太子之位,东宫之殿,就是要留给赫连景的。

    赫连靳之前一直在外征伐,只有赫连景从小到大一直陪伴在皇上身边。现在细细想来,皇上未曾没有这个意思。

    而且,满朝文武都知道,皇上对赫连靳王妃宠爱,是看在他过世的母妃身上,可能皇上早有立赫连景为太子之意,只是怕被史官载入史册!说他宠妾灭妻。

    毕竟,赫连靳的母妃,当年要不是意外身亡,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后娘娘了!只可惜,红颜薄命,赫连靳的母妃没有等到册封为后的那一天,就自缢在自己的寝宫之中。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回天乏力了!

    要是他记得没错的话,当年赫连景的母妃只不过是一个新封的贵人,才入宫不久。但是赫连靳的母妃一死,赫连景的母妃就独得皇上恩宠。一宠就是十年,所受尊重和皇上的喜爱,丝毫不亚于赫连靳的母妃。

    那时候,赫连景的母妃没什么背景,就是个新进的宠儿。

    但是,那时候的苏靖安还不是苏丞相,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员。站在大殿的门口,日日上朝,日日无话可说!

    那时候的宰相,权倾朝野,生杀夺于,骄恣擅权。

    宰相权势过重,导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

    是赫连景的母妃一声令下,整顿后宫,肃杀不正风气。严禁外臣擅入后宫。

    自此,朝廷风气果然焕然一新。然后皇上又下令,裁撤冗官,撤除外党。一来二去,原本权势滔天的宰相就被架空了!

    那时候苏靖安还觉得皇上杀伐果断治国有方,直到他渐渐上位,才慢慢知道,在皇上背后,为他出谋划

    策的一直都是赫连景的母妃。

    苏靖安抓住机会,主动请缨帮助进行改革。

    那时候,因为宰相的一手遮天,政治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