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闺逆》第六十七章 对簿公堂

    袁大官差说完那番话,本想上前拿人,却不料遭到了丁公子义正言辞的一番推拒。

    “还请众位差大哥见谅,这大理寺恐怕丁某人是不敢进的。世人皆知苏大人是五品官员,且苏二爷与谏议大夫吕大人马上就是翁亲关系了,而苏家与睿王府更是姻亲……小生一介小小的秀才,无权无势,若是进了大理寺,只怕就要有去无回了。”

    丁公子这话分明就是在暗示官官相护,有草菅人命之嫌。

    “放肆!竟敢随意诬蔑辱骂朝廷命官,罪加一等。”

    袁大官差怒目而视,凛然呵斥道:

    “大理寺卿韩大人乃是闻名京都的青天大老爷,铁面无私,刚正不阿;而睿王殿下更是贤名在外,百姓拥戴;苏大人与吕大人亦是朝廷的肱股之臣,你竟敢公然诋毁众位大人的清誉,单凭辱骂朝廷命官这一条罪名,大理寺便可治你的罪!”

    林氏赶紧也跟在后面狐假虎威地威吓了一句:“丁公子不惜诋毁朝廷命官,也百般不愿前去官府,莫非是做贼心虚了”

    旁边也有看热闹的民众起哄道:“是啊,这位公子,韩大人可是出了名的公正严明,定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你若真有冤屈要诉,去找这位大理寺卿绝对错不了的。”

    丁公子被吓得眼皮轻颤,朝着“好心”的民众施了一礼,好不容易才压下心头的惊慌。

    他也知道自己刚才一时心慌意乱走了一步臭棋,好在并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

    “这位官差大哥误会小生了,小生自幼熟读圣人之书,岂是那等不辨是非,不明事理之人。只是此事关系到苏大人府上的清誉与名声,小生是怕有人欲要借此对我不利,故而才有所迟疑与顾忌。”

    丁公子郑重作揖赔罪道:“还请官差大哥宽恕小生适才的无心之失,在下愿意亲去大理寺,当面向韩大人赔礼谢罪。”

    大理寺他是非去不可了,否则只会显得自己心虚,失了眼下的有利局面。何况这些官差可不是好糊弄的,他若不想被人带上镣铐强制押走,就只能自愿前往。

    袁大官差从鼻腔里轻哼了一声,“既然如此,那就有劳丁公子跟哥几个走一趟了。”

    接着他又转头,和颜悦色地对苏家人说:“劳请苏大夫人与两位小姐也跟在下去一趟大理寺了,既是贵府告的官,自然不能少了原告。”

    这时,苏知娴出面说道:“官差大人,适才府上家丁发现有几人混在围观百姓中浑水摸鱼,企图制造舆论争端,民女觉得他们言行鬼祟,十分可疑,或许与那丁公子正是一伙的,不如将他们一起押解回衙门,交由韩大人审问处置。”

    说罢,她一声令下,掩藏在人群中的众位家丁便开始抓人,很快就将四五个男人扭送到了官差面前。

    “干什么你们苏家凭什么抓人我们不过是看热闹的寻常百姓罢了,随口发表了几句言论,难道这样也犯法吗”

    “你们苏家莫非真以为自己可以一手遮天,连话都不让旁人说了吗”

    “就是,就是,众位乡亲,还请给我们评评理,苏家凭什么抓人”

    ……

    被抓的那几个男人面露惊色却不忘奋力挣扎,口中还色厉内荏地叫嚣叱骂,企图引起民愤,从而为自己制造脱身的机会。

    “众位乡邻不必惊慌,更不要受奸人挑唆,被人当了枪使。围在我苏家门前看热闹的百姓何其多,为何我们只单单抓这几人自然是因为他们心怀不轨,企图对我苏家不利。假如大家不信的话,大可随我们一同前去大理寺看个究竟,看看到底是我苏家冤枉了好人,还是有人故意设局要诋毁谋害我苏家的女眷。”

    苏知娴淡然一笑,看向丁公子意有所指地说道:“也正好请众位乡亲一会儿在公堂之上当个见证人,免得有人又要怀疑我苏家收买官府,草菅人命。甚至还要质疑韩大人办差不利,徇私枉法。”

    人群中有人笑出声来,朝那丁公子投去了意味不明的眼神。

    “嚎什么嚎,一个个大老爷们还不如几个弱女子来得有胆气。全部给我捆了押送回衙门,至于你们是否清白,大人自有公断。”

    袁大官差没好气地踢了那几个闹事的男人一脚,然后命人将人捆了,一并押送到大理寺受审,身后还跟着一长串看热闹的百姓。

    看戏当然不能只看一半,围观群众也很想知道,苏三小姐与那丁公子有私一事,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

    大理寺离苏家府邸并不远,坐马车不过一刻钟时间就到了,等大理寺卿忙完手头的公务,升堂开庭之际,那些围观百姓也几乎到全了,把府衙门前围堵地水泄不通。

    “苏大夫人与府中两位小姐欲要状告丁昊辰诬蔑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