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闺逆》第九十三章 朝中生变

    谢氏蹙了蹙眉,仔细回想小姑子口中的那位程家七小姐,突然就变了脸色。

    “小姑子这是想埋汰谁呢那程家七小姐不就是去岁被退亲的那位吗你将她说给庭儿,又是置庭儿于何地”

    沈慧仪赶忙赔笑道:“虽是被退亲了,但错却不在七小姐身上。是那万家小子与他的表妹珠胎暗结,背信弃义在先,而后又倒打一耙,诬陷七小姐与人有私,实则是天大的冤枉。”

    接着沈慧怡又为程七小姐说了一箩筐的好话,直把她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话里话外的意思皆是,沈慕庭就算是娶一个被退过亲的高门嫡女,那也比商女出身的苏五小姐要强上百倍。

    谢氏冷笑一声,若非郡主大嫂手段通天,对各家内宅的情况摸得通透,她还真要被小姑子给哄骗过去了。

    “旁人不知,小姑子也当我这个嫂子好欺吗万家小子背信弃义是不假,可那程七小姐深夜与人私奔,后被关入程家庵堂禁足反思也是真吧你好歹也是庭儿的亲姑母,却帮着外人来算计坑害自家亲侄子,良心何安若是被老国公和老太君泉下得知,只怕真的要从棺材里跳出来找你算账。”

    沈慧仪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程家隐瞒至深的秘辛却被自家嫂子轻易得知。她刚想反驳否认,在看到谢氏嘴角那抹讥诮的笑容时,却生生止住了口。

    “我知道小姑子你在夫家的日子不容易,此行必定也是被逼而来,实属无奈,我谅解你的苦衷,此事只当你没提过,我没听过。小姑子回去之后,只需言明我苏沈两家结亲一事板上钉钉,无可变更,想来他们也不能因此再为难与你。”

    谢氏没有咄咄逼人,反而给了沈慧仪一个台阶下。

    不管对方是自愿还是被迫的,她始终都是沈慕庭的亲姑母,自己的小姑子,该留的脸面和情分还是得留。

    沈慧仪翕动着红唇,开了又合,合了又开,最终没再说出什么难听话。

    此事本就是她和程家人不占理,若闹将开来,丢脸的只会是他们,最后一脸铁青地离开了娘家。

    她是收了五房的好处,上门游说不假,然而她也是真心为着自家侄子的前途考虑。

    若是沈慕庭有了一个强硬的岳家做靠山,在朝堂上才能走得更远更轻松,将来才有望复苏辅国公府的荣光。

    而苏五小姐能帮上他什么忙凭她那点嫁妆吗沈家又不缺这点银子。

    沈慧仪怀着满身怨念走了,谢氏却是松了一口气。

    这些天不仅是自己的丈夫和小姑子连番来劝说她退亲,就连那些沈氏族老也相继出面干涉,个个都是打着为了儿子好的名义来劝说,弄得她是烦不胜烦。

    谢氏只希望一切顺顺利利的,让儿子早日抱得美人归。

    沈慕庭从母亲口中得知了此事,脸色阴沉地去了一趟沈氏宗亲,也不知他说了什么,总算将那些人打发走了,再也不敢来谢氏面前指手画脚。

    至此,苏、沈两家结亲一事造成的轰动慢慢平息了下去,虽偶有人谈及,但也不会那么不开眼地说难听话了。

    毕竟那些对苏五小姐出言不逊的人,可都是莫名奇妙地受了各种伤。不是骑马摔断了腿,就是游湖溺了水,甚至好端端地走在路上,也会被人套了麻袋暴捶一顿……

    总之,祸出口出。

    众人心知这都是沈慕庭的报复,可又找不到证据,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但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说苏知娴的风言风语了。

    沈慕庭以未婚夫的身份,光明正大地为自己的未婚妻抱不平,谁又能指责他的不是呢即便闹上金銮殿,沈慕庭也是占理的。

    随着天气的逐渐炎热,江州、南江两地的水患传入京城,震惊了朝野上下。

    江州、南江两地一向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此时两江突发数十年未见的巨大水患,良田尽毁,屋舍十不存二,两江百姓更是死伤无数。

    更为可怕的是,水患过后,堆积如山的尸体在爆嗮腐烂之后很快就引发了瘟疫,如今昔日的人间天堂,已经沦为阿鼻地狱。

    当地官府尽管已经疏散了部分百姓,然而侥幸活下来的这些难民该如何安置,却俨然成为了一个令朝廷颇为头疼的问题。

    瘟疫爆发之后,无论哪个城池都不敢收留两江逃难而去的流民,被拒之城门之外的流民们怨声载道,如今尚且还能靠着一点救济粥支撑下去。

    然而朝臣们都知道,若是朝廷不能妥善安置这些流民和处理瘟疫的话,只怕会引起民变和骚乱。

    开平帝看着从各地呈辞上来的加急奏折,头痛欲裂,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破口大骂。

    “两江知府简直无能至极,贪生怕死的狗东西,为了怕担责竟敢瞒下水患,足足晚了一个月才上达天听,害得百姓流离失所,朝廷损失惨重,简直是死不足惜。”

    金銮殿前的奏折扔了满地,面对天子之怒,百官齐齐跪地莫敢声张。

    开平帝开足了火力,骂了半刻钟之后,终于消了火气,看着底下跪了一地的朝臣们冷笑。

    “安置流民一事已经刻不容缓,朕决定亲派钦差大臣南下,代表朝廷赈灾和安抚流民,并捉拿两江知府及其共犯入京受审。这钦差大臣和押粮的赈灾官员以及随行太医,不知众位爱卿有何高见哪”

    皇帝看似在问朝臣该委派何人南下,实则是希望有大臣能够毛遂自荐,替他解决了这个烂摊子。

    然而文武百官个个噤若寒蝉,装傻卖痴,谁也不愿去揽这个烂摊子。

    且不说赈灾和捉拿朝廷要犯之难,单单是瘟疫横行的两江,就足够吓破众人的胆。

    那可是沾染必死的瘟疫,若是揽下这门差事,十有就要有去无回了。

    届时有福没命享,谁会那么蠢拿自个的命去搏本就大好的前程,又不是嫌命长了。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怎么你们个个领着朝廷的俸禄,如今却是无人能替朕分忧吗那朕养着你们这帮废物有何用”

    开平帝气得脸色铁青,随手一抓,直接扔出了一个玉砚出去。不小心砸到了前排一位官员身上,痛得他脸都扭曲了,却是咬牙不吭一声。

    “陛下息怒,臣等无用。”

    底下顿时传来整齐划一的请罪之声,但依然还是无人肯担责。看着这帮油盐不进,老奸巨猾的朝臣们,气得开平帝青筋直冒。

    “无用,无用,你们当然是无用之徒了。能否给朕说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