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崇祯》第三二一章 大同惊变,刺杀敌将

    且不说朱由检于辛乡堡大败林丹汗,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六月初,在宣府通往大同的官道上,一支一万多人的大军正在急行军。

    这支大军,正是接到崇祯旨意,前去支援大同的宣府镇边军。

    说起来,宣府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在大明九边之中,重要性排序第一。

    从宣府到大同,距离有四百里,以明军精锐的行军速度,至少要八天。但即使是八天的路程,却已经是大明九镇之中距离大同最为接近的一个边镇了。

    五月下旬,林丹亲率汗十万铁骑围攻大同,朱由检决定亲征大同,迎战林丹汗,而宣府作为距离大同最近的边镇,奉命出兵相助。

    大军行军,烟尘滚滚,从空中望去的话就如同一条长龙盘卧在大地之上。

    一辆马车在大军之中缓缓前行,车中正是奉旨前来监军的太监柏敬亭。

    柏敬亭和张朝忠一样,都是去年经过内廷公务员考试脱颖而出的年轻太监。

    只是和光芒万丈的张朝忠相比,柏敬亭名声不显黯淡无光,在朝野内外,只是毫无姓名的小透明。

    但实际上,柏敬亭在内廷公务员考试中的成绩并不比张朝忠差,甚至在主考官眼中,文章偏于保守的柏敬亭还要比张朝忠更优秀一些。

    可耐不住张朝忠偏偏合了朱由检的眼缘,直接被朱由检点为内廷状元,而在主考官眼中更为优秀的柏敬亭,只能屈居榜眼。

    对于张朝忠,柏敬亭一开始还可能有些不服不忿,但随着张朝忠为崇祯,为朝廷立下的功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令得所有人都望尘莫及时,柏敬亭心中的不服气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张朝忠的崇敬,甚至成为了张朝忠的脑残粉,说话做事都开始效仿起张朝忠来。

    虽然堂堂榜眼把状元当做偶像有些丢人,但在内廷这个极度捧高踩低的权力机构却是极为寻常之事。

    自从张朝忠成为东厂提督之后,张朝忠在内廷的人气可谓爆棚,不仅柏敬亭这样的年轻太监奉他为偶像,就连一些资历颇老的老太监也开始崇拜起张朝忠来,认为张朝忠是步郑和、刘瑾、魏忠贤之后,最有可能载入史册的大太监。

    也许正是因为对张朝忠的崇拜,当崇祯下令挑选一名太监前往宣府宣旨,并担任监军率领宣府军支援大同的时候,柏敬亭自告奋勇毛遂自荐,最终获得朱由检的赏识和重用。

    此时柏敬亭正靠在马车上闭目养神,远处一匹快马急奔而来。

    稍倾,就见一名厂卫番子掀开车帘,拿着一封书信向着柏敬亭道:“公公,大同来信!”

    柏敬亭闻言,闭着的眼睛猛地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他迫不及待接过信函打开来一看,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

    原来,信件是从大同镇东厂分支机构发来的,信中称在出卖大明投靠林丹汗的七大家族中,米氏一族族长米奎道长子米奇林早在十年前就已投靠东厂,乃东厂布置在大同的一名密探,级别为总旗。

    大同沦陷之后,东厂和锦衣卫明面上的机构都被鞑子铲除了,只剩下柏敬亭等少数几名没有泄露身份的厂卫密探潜伏了下来。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鞑子在大同镇的横征暴敛,不仅引得大同百姓对鞑子恨得牙痒痒,就连七大家族也渐渐对鞑子的贪得无厌生出不满,米奇林趁机说服其父米奎道拨乱反正,欲重投大明的怀抱。

    为此,米家父子决议设局,于六月三日当晚大摆筵席,邀请其他六大家族族长和鞑子将领赴宴,并将米家从京城买来的一千坛二锅头窖酒送往鞑子大营,意图灌醉一万鞑子。

    届时,只要朝廷援军及时赶到,在米家的里应外合下,便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大同镇,一举将醉醺醺的鞑子全部歼灭。

    “好!好极了,米奇林足智多谋,真乃奇才也!”看完信件,柏敬亭忍不住拍腿赞叹道。

    柏敬亭出自皇宫大内,当然知道米奇林信中所言的二锅头何等烈性,毕竟这二锅头,可是宫中酿酒师研制出来的高度数蒸馏酒。

    一碗二锅头就能让老酒鬼醉倒,而米奇林却足足给鞑子大营送去了一千坛,将鞑子全部灌醉应毫无问题。

    将信函放下,柏敬亭探头向马车外并行骑着高头大马的宣府镇参将章发奎问道:“章将军,距离大同镇还有多久的路程”

    章发奎对于从北京皇宫大内过来的监军柏敬亭可不敢有丝毫怠慢,闻言连忙抱拳向柏敬亭道:“回柏公公,大概明日下午便可赶到大同镇了!”

    “明日就是六月三日,下午赶到,晚上行动,正好赶得及。”柏敬亭心道。

    不过为了万无一失,柏敬亭沉吟一番道:“章将军,大同军情紧急,还请将军督促大军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明日中午之前抵达大同镇。”

    章发奎恭敬应道:“遵命,末将这就去就向全军将士传达公公的指示。”

    柏敬亭点点头,轻描淡写的道:“有劳将军了,去吧。”

    ……

    大同镇。

    林丹汗东进去攻打北京城后,便将大同镇的政务交给蒋云凯处置,蒋云凯貌似终于得偿所愿,完成了由商转政的跨越。

    但林丹汗显然并未充分信任蒋云凯,大同镇的实际控制权还是掌握在鞑子万夫长斯巴图的手里。

    自从林丹汗离去之后,斯巴图便放开了手脚,按照林丹汗的命令大肆搜刮粮草,毕竟林丹汗此次南下带来了十万大军,十万大军的人吃马嚼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为了给林丹汗凑足粮秣,斯巴图不仅对大同百姓大肆搜刮,就连投靠林丹汗的大同七大家族也没有放过,极力剥削七大家族的粮秣财富。

    蒋云凯从商人转变为大同镇的一镇之守,原本应该神采飞扬志得意满才对,可斯巴图无休无止的残酷压榨,压得七大家族喘不过气来。

    此时大同七大家族的族长凑在一块,愁眉苦脸地思索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米家族长米奎道故作愁眉苦脸的看着蒋云凯道:“蒋兄,斯巴图实在是太贪得无厌了,我米家酒坊本就被京城的二锅头蚕食了大半市场,好不容易托请京中关系才购得一千坛二锅头,原打算用来仿制一番,可如今斯巴图却便逼迫我米家酒坊明天就把一千坛二锅头送往军营,这可如何是好啊”

    米奎道开了诉苦大会的头,其他家主亦不甘人后,纷纷向蒋云凯抱怨斯巴图如何敲诈他们的产业,蒋府客厅顿时一片怨声载道。

    这七大家族眼瞅着张家口的八大家族投靠建奴之后蒸蒸日上,趁着林丹汗南下之机便投靠林丹汗,引得鞑子攻破大同镇,本以为这对鞑子无异于雪中送炭的善举会得到林丹汗的巨大报偿,却未料到得不偿失,鞑子对七大家族的剥削令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听到六位家主的抱怨,蒋云凯烦不胜烦,事实上蒋云凯对鞑子无休止的剥削压榨也极度不满,可叛明投鞑却是蒋云凯怂恿带头的,即使是自作自受,蒋云凯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啊!

    蒋云凯深吸一口气,对六位家主道:“诸位的苦处老夫知矣,明晚不是轮到米兄宴请斯巴图嘛,届时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