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关长生》第四章至颍川

    颍川郡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雒阳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

    东汉东汉时期颍川郡属于豫州刺史部,在此时颍川人才辈出,数不胜数。

    因为此地自始皇设立以来就异常繁华、文风盎然,于是催生了不少世家大族,如颍川陈氏、鄢陵庾氏、颍阴荀氏、阳曲郭氏、长社种氏等等等等。

    连先秦时期的吕不韦、韩非等人也出自这里。

    关羽在雒阳告别荀爽后,与荀彧一同前往颍川。荀彧是有事会到家族,听闻关羽也要前往颍川,便于关羽一同赶路以为照应。

    关羽一行人在一路欢声笑语中来到了颍川境内,由于关羽要前去襄城县看望老师李膺,便与荀彧告别。关羽就带着护卫去往襄城。

    关羽和荀彧拜别后,就骑着他马匹盗骊快马加鞭的赶向襄城,正赶上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场雨。

    等关羽等人赶到李膺府邸时,身上的衣服还是湿的。

    李膺今年也已年过六旬,宦官们也因李膺老迈体弱、手中也毫无实权就渐渐不管他了,那些如张让等跟李膺有仇冤的宦官,因为他的名声太大而没有办法。

    再加上这几年李膺也低调行事,雒阳皇帝都快把他忘了,而这也是这时的李膺所期望的。

    关羽进到李家的院子里,走到正堂,看着长大的李瓒和头发、胡须都发白的李膺,关羽眼睛里流出眼泪,向李膺行大礼跪地叩首而拜,以谢恩师李膺的种种教导。

    李膺命儿子李瓒赶紧将关羽扶起来,上前去拉着关羽,并对他说让关羽不要哭泣了,“长生啊,人哪有不老的呢,我只是走在你们前面罢了。”

    关羽听见老师这番话,立刻用衣襟拭去眼泪,对李膺言道,“老师不要再说这些话了,此次羽前来拜会老师,想必也会叨扰您几日,还请老师见谅。”

    李膺听后笑着说哪里会有老师嫌弃自家学生的。于是关羽扶起李膺,也跟旁边的李瓒说着这几年的趣事。

    在晚上,关羽和李瓒在堂上听完李膺讲过论语后,关羽看四下无人,屋外也没有其他人,便将怀中的一封信交给了李膺,这封信正是先前关羽离家时关毅交给他的信。

    关羽对李膺言道,“还请老师帮我拿个主意。”关羽将手中的信,放在了李膺的手上。

    李膺接下关羽的书信,打开信封,看了看信中的内容。李膺的脸色突然就微微一变,脸上的笑容也少了几分,又皱了皱眉头。

    看完了这封信的内容后,李膺又叹了一口气,把信重新整好,放回到原来的信封里,对关羽说。

    “你父亲也是为你们家族考虑,唉,我也是拖累了你瓒儿了,不过你先等一等,我这几日先跟那些老友们写几封信。”

    李膺又问关羽此时的志愿。“羽愿为一县令,为国家百姓分忧解难。”李膺点了点头,没说什么,摆了摆手,让关羽两人暂且回房间休息。

    李膺叫下人端来一碗茶汤,低头想了想,在书案上给荀爽、袁隗、陈寔等人写了几封书信。

    在之后的几天里,李膺也是像以前那样教导关羽功课、监督他二人的训练。师徒二人心照不宣的不谈之前的事。

    五月的一天,李膺便让关羽前往荀家,并把一封书信交给关羽,令他务必交到荀绲手上,关羽领命,拜别老师前往颍阴。

    据《史记》记载“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颍川敦愿”。

    颍川好申、韩之学,私学遍布各地,而荀家所开设的荀氏书院也在当地闻名,颍川当地的学子也不时的来此地游学。连关羽的老师李膺也在此地讲过学。

    关羽来到荀家后,就立即拜会荀绲,关羽向荀绲拜礼后,就将李膺的书信交给他。并且请求前往荀氏书院一观,荀绲答应了关羽的请求,便让荀彧带着关羽前去。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