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关长生》第九章战鲜卑

    熹平六年,夏季四月,鲜卑各部在大首领檀石槐的领导下,分三路劫掠幽、并、凉三州。

    鲜卑族所依恃的重要战略物质即是“水草”和“刍禾”、“盐地”,可此次的目标不仅仅为了以上三样,在蝗灾的影响下,鲜卑的粮食补给也明显不足。

    汉政府曾担心檀石槐寇边,曾派遣使者要封其为王,并与他和亲。但檀石槐不接受,反而抢掠更加厉害。

    此次鲜卑便是由檀石槐领到三部青壮先攻击凉州,以求当地丰富的牧草和盐地,

    关羽所在的五原县就受到了鲜卑少量轻骑的劫掠。

    关羽命吕布组织县里的士兵暂时抵御鲜卑骑兵。又命郭嘉在县中张贴告示,以此警示百姓,同时关羽命工匠在五原北部修筑坞堡,还动员百姓,在鲜卑前往五原的必经之路上挖掘陷马坑、布设绊马索。

    同时关羽亲自披上战甲,手持兵器,与吕布带领的军队埋伏在陷阱旁的树林两侧。

    此时阴山南麓,鲜卑中部大人弥加正率众前往并州,向五原郡方向也派出了三百骑匈奴骑兵。

    在途经五原的必经之路上,关羽和吕布等人已经等了三天了。

    这一日,是月朗星稀、小风不断啊。众甲士的眼前没有火光,天上只有淡淡的月光洒下,大旱刚过,土地坚硬非常,将士们为了不让敌人看见,也只能爬在这干燥的地面上,饿了就啃干饼、渴了就喝凉水。渐渐的士兵的警戒也慢慢的放松了。

    就在关羽也想鲜卑人也许还没到五原郡时。在黎明时分,忽然响起了阵阵的马蹄声。

    此时斥候们,也将消息传递到了埋伏的每一个士兵耳中。

    关羽对着众人说到“我等埋伏在此已有三日,此时鲜卑先锋部队离我等不足十数里,汝等也见过鲜卑烧杀抢掠的模样,我等身后就是故乡的妻儿老小。我等埋伏在此、以逸待劳,待鲜卑先头骑兵落入陷阱,便以鸣金为号,我等先以箭矢连射三轮,再左右杀出,将鲜卑部队一举歼灭。”

    鲜卑诸骑,长途跋涉下,精神萎靡、也毫无防范。关羽领导的军队,却养精蓄锐,吕布又通知诸军士,用布将鞋子或脚给裹上,以免发出响声。

    看着鲜卑骑兵们逐渐接近掩埋好的陷阱,众人把手中的斩马刀握的更紧了些。关羽和吕布也死死的盯着鲜卑诸人。

    关羽爬在树丛中,只见“吁-”许多马的惨叫声,三百骑兵掉进陷阱的立刻死的、下马摔死的、胳膊腿都断的,大概有一百余人,正当鲜卑诸骑都懵圈的时候,关羽命斥候敲响铜钟。

    只见这黎明前的小道上,是乱箭如雨、横尸遍野啊。

    军士们三轮箭羽射过之后,活着的鲜卑骑兵也就剩下十几个人了。

    关羽领着吕布等人便从左右再攻杀而来。此刻,这十几名鲜卑人中间保护着一位首领模样的人,他命鲜卑手下去跟关羽等人拼命,自己快速骑上眼前的一匹马想要奔逃。

    “哪里逃。”吕布大喝了一声,手中射出了连珠箭,其中一只箭,直中这准备挽马逃跑的鲜卑头人的后心。

    关羽麾下的士兵也挥刀横扫那些抵抗的鲜卑骑兵。有的鲜卑骑兵举起武器,准备拼死一搏,便被左右诸军腰斩。兵士们手中拿着大汉斩马刀是长刀齐斩、挥血如雨。

    对着鲜卑武士那张目眦欲裂的脸,大汉将士决不留情,将其身砍成两截。

    不多会儿,受伤未死的鲜卑骑兵,已被关羽手下的士兵堆起了一层尸堆。

    尸堆中还有未死绝的鲜卑士兵,喉咙里发出最后的悲号。

    用兵打仗不止要以兵力强盛而压人一等,而且更重要的是计谋高低。兵者、诡道也。

    关羽将所有鲜卑士兵的尸体割掉首级后,就地掩埋。因鲜卑轻敌疏忽,使关羽计策成功,此战关羽军伤亡两人,全歼鲜卑三百骑先头部队。

    关羽命一名斥候拿着这些鲜卑士兵的首级去请功,并将此战过程详细的告诉五原太守郭鸿。

    关羽和吕布、郭嘉等人并没有因小胜一场而忘乎所以。反而让全县手工匠人和百姓加速修建棱堡,那些已经修好的棱堡就命百姓暂居其中,郭嘉还在每个棱堡内储存了足够百姓生存一年的粮食。

    鲜卑大多都是骑兵,攻城器械贫乏、攻城夺寨的实力较弱,加之关羽在五原县内各棱堡外,都再次布置了密密麻麻的陷马坑和许多的沟壑。

    关羽在每个坞堡的墙壁上也设置了诸多箭孔,坞堡上每天都有士兵巡逻。每个堡垒内部关羽又命人凿井取水,百姓生活也都安全无虞。

    关羽、吕布等人先前擒杀的鲜卑头领名叫阙机居,是鲜卑阙机部落的一位首领之子。此次弥加攻打并州,不想第一战先锋军损兵折将、全军覆没。想到回到弹汉上后檀石槐大首领会如何加罪于他,弥加此时怒火中烧,当即调集军队进攻五原。

    关羽等人兵少将寡,于是坚守不出。弥加命人在坞堡外大声喝骂关羽,关羽命人在箭孔外放箭,仍旧坚守不出,并且命斥候们在晚上乘着吊篮下坞堡,向朝廷求援。

    面对鲜卑在北方的巨大威胁,护乌桓校尉夏育上书朝廷,请求政府发兵出塞反击鲜卑。

    皇帝任命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将,会同乌桓校尉夏育,护匈奴中郎将臧旻共同反击鲜卑。对于这次军事行动,朝廷中许多大臣均持反对意见。

    蔡邕认为讨伐的时机不对,如今久经战乱的汉帝国财政困难,国力不济,而鲜卑则如日中天,贸然出击,凶多吉少。

    国家刘宏对蔡邕的意见置之不理。八月,夏育兵团出高柳,田晏兵团出云中,臧旻兵团出雁门,各率领骑兵一万余人,三路出击。

    共同深入鲜卑境内,深入二千余里。这是继金微山之后,汉军对外发动的最大规模的进攻。

    关羽对朝廷组织的这场反攻也不提倡。并且他多次上书现任的护匈奴中郎将臧旻,并且劝告他大军本应以逸待劳,坚守城池,鲜卑攻城不足,粮食又少。过了几月后,鲜卑断粮必将仓惶东撤,到时再领大军攻杀也不迟。臧旻不纳。

    尽管三路军队都气势汹汹,,但是汉军所面临问题暴露无遗,在缺乏国家财力支持下的长距离奔袭战争,最后导致的结果便是全线的溃败。

    鲜卑领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