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关长生》第十八章 黄巾起义(四)

    八月,皇甫嵩在大破张梁,将张角的首级传阅雒阳时。

    在南阳战场上。当时南阳黄巾首领张曼成起兵,自称“神上使”,拥众数万,杀南阳太守褚贡,屯驻宛城百余日。

    后来新任南阳太守秦颉击杀张曼成。但黄巾余兵又举赵弘为帅,人众越来越多,达到十几万人。

    朱儁与荆州刺史徐缪、南阳太守秦颉合兵,共一万八千多人,进击赵弘,从六月直到八月。

    朱儁等人在宛城外驻防,又命令将士挖掘壕沟、构防军事,又砍伐树木制成云梯,准备攻城夺寨。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城中黄巾看到朝廷军队是这副模样,就压根没打算出去,更何况宛城可是一座坚城,易守难攻,正处于南阳盆地的宛城也不缺粮,还被时人称为“天下粮仓。”

    守城的黄巾军将领赵弘、韩忠等人就想着,看你汉朝的军队撑得住几天,宛城的粮食还足够我们吃上一年的,我看看敌军能和我们耗到什么时候。

    所以从六月到八月,朱儁是连战不胜,这时候雒阳城里有人就上奏了,说是朱儁此人,打一个宛城耗费了如此多的精力,要求皇帝将他给撤职,并召回雒阳,审问他是怎么回事。

    但是朝廷里司空张温上疏劝阻刘宏,他说,“当年秦国任用白起,燕国任用乐毅,他们所领导的战役都是旷年持久,但最后却能克敌致胜。朱儁讨颍川,已经有了功劳,又率部南征,计划已定,临阵换将,这是兵家所忌的。”

    “如今张角已死,北方黄巾虽有作乱但中郎将皇甫嵩一人便可,陛下何不让荡寇将军关羽率众前去援助朱儁,您应该给他时间,让他成功讨贼,若不胜,则治其罪也。”灵帝听从了张温的建议,就派人前去广宗,让关羽下南阳帮助围剿其余黄巾。

    关羽在前往宛城的路上,心中涌上微微的苦涩,“朝廷诸公就看我年轻,一个个的都把我当‘万金油’使啊,一会儿冀北、一会儿南阳的。”“算了,为了声望,不是,为了受苦的广大人民,那些被劫掠的百姓,还要等着关某人解救呢。”

    关羽率众赶到宛城后,在大营中与朱儁汇合,朱儁见朝廷派兵来援,也来不及跟关羽进行寒暄。当即挥兵急攻宛城,军队在进攻宛城时,乱箭齐射,其中一支箭矢就杀死黄巾守将赵弘。

    城内黄巾军又以韩忠为帅,仍然占据宛城。关羽、朱儁军队合在一起也不满五万,可占据宛城的黄巾共有十数万。

    可此时,正当南阳战役进行到重要的时候,刘宏却调任朱儁军于别处黄巾所在。

    于是关羽兵少就更加不敌城内黄巾,于是听从军师郭嘉的建议,解散城围,扎下营垒,筑造土山。

    面对城内的黄巾军。关羽命军队鸣鼓呐喊,摆出进攻城西南的态势,用来迷惑城中的黄巾兵,城中此时并无高明谋断之士,于是宛城贼军全部上当,全都赶赴西南应敌。

    关羽却自率精兵五千,后面跟着吕布、曹性,从东北方进攻宛城,士兵看到自家主公和将军都身先士卒了,将士们都受到了鼓舞,都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于是就攻上了宛城北墙,登城而入。

    韩忠这时候,看到关羽已经进入城中,并且开始杀戮黄巾,便退守小城,惊惧非常,请求投降。

    关羽同吕布、曹性等人认为可以,就让韩忠出城投降。

    可此时郭嘉引兵赶到,听闻韩忠要率众投降,而关羽想要答应时,他却言辞坚决对着关羽说。

    “主公,听郭嘉一言,出兵有形同而实异的地方。当初在秦末的时候,人民没有稳定的君主,所以以重赏来劝降。”

    “现在海内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