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关长生》第二章 寇三辅

    到了中平二年,也是公元185年春天,边章、韩遂两人打着诛杀宦官的名义,带领数万叛军骑兵进攻长安地区三辅一带,并威逼园陵。

    皇帝刘宏立即诏命车骑将军皇甫嵩为主将,中郎将董卓为副将,镇守长安征讨叛军。

    之前平定黄巾之乱的皇甫嵩这次和凉州叛军对峙了数月还不能得胜。

    当初皇甫嵩征讨张角时,途经邺城,发现宦官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

    另外,中常侍张让向他索要五千万钱,他也不肯给。

    于是赵忠和张让联起手来,向皇帝刘宏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

    灵帝听信谗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车骑将军印绶,并削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邑二千户。

    七月,皇甫嵩被诬陷后,朝廷令董卓先驻扎在三辅一带听从调遣。

    而在连年的战事中,东汉朝廷不得不再次加重赋税。

    看到凉州战事不绝,司徒崔烈建议皇帝不如放弃凉州,议郎傅燮在厚德殿上厉声说道,“只要把司徒给砍了,天下才会安定!”

    尚书郎杨赞则出来启奏皇帝刘宏,弹劾傅燮在朝廷之上当众侮辱大臣,而灵帝刘宏却很好奇,刘宏于是就问傅燮,傅燮解释说。

    “当年匈奴单于冒顿忤逆吕太后,上将军樊哙夸口说‘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如此忠君爱国,季布仍然说樊哙可斩。”

    “现在凉州为天下要冲,国家藩卫,高祖与郦商平定陇右地区,世宗汉武帝开拓凉州,设立四郡,当时人都认为这样好比斩断匈奴人的右臂。”

    “如今凉州治理混乱,出现叛逆,天下为此骚动,陛下为此寝食难安。崔司徒以宰臣地位,不能为国家分忧,反而要割弃一方万里疆土,我对此感到不解。”

    “凉州是我等祖辈辛苦打下的基业,若让异族得到凉州,则会发动更强大的攻势,这是最大的恶果!如果崔烈不知道这道理,那就是愚昧,如果他明知后果却故意说出这番话,那么他就是对陛下不忠!”

    皇帝刘宏也不是傻子,自然认同傅燮的说法,放弃凉州实不可取。

    八月,朝廷拜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接管三辅军区事务,令执金吾袁滂为副。

    朝廷还封董卓为破虏将军、周慎为讨逆将军,让董卓、周慎这两个凉州人跟随大军征讨凉州叛军。

    而张温的麾下则有参军事孙坚、军司马陶谦。政府军与叛军在美阳县对峙,张温、董卓此次初战不利。

    当时车骑将军张温以诏书召见董卓,董卓过了很久才到,张温怪罪董卓,姗姗来迟董卓还对张温态度嚣张,用言语冒犯张温。

    而这时候孙坚就在张温的耳边说,“董卓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并冒犯大人,张公您应该以不按时到场的罪名,依据军法斩首。”

    张温摇了摇头,等到董卓离开了中军营帐,张温对着孙坚说道,“董卓此人在陇蜀一带素有威名,今天我若杀了他,以后讨伐叛军的时候就没有依靠了。”

    到孙坚听后,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对着张温说,“张公您如今亲率天兵于此,威震天下,为何要依赖董卓呢”

    “我观今日董卓的言行,凡事都不禀报给您,就擅自做主,轻蔑上司无礼,这是一罪。”

    “边章、韩遂在这几年于边疆嚣张跋扈多年,我们这时候讨伐是非常合理的,但董卓刚才却说还不能打,动摇军心,这是第二罪。”

    “董卓作为凉州人,久为边将,前来受命讨伐叛军,如今却未得寸功,本该免官,但正是因为将军的举荐这厮才能留下,但是董卓这些天来目中无人、嚣张跋扈、十分傲慢,这是第三罪。”

    “古之名将,都是早先在军中树立起自己的威望,严厉惩戒那些嚣张跋扈的人,正如魏绛杀戮杨干那样,现在将军对董卓网开一面不杀他,这就是在损害您自己在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