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关长生》第十五章 世家荀氏的思考

    袁隗派来的信使也到达了并州上党,关羽我知晓了袁氏的计划,便派遣手下张杨,让他以故大将军何进部下的名义,起兵上党,并调遣大军,让曹性跟着张杨去攻打壶关。

    而关羽自己则整日调兵遣将,厉兵秣马,准备随后的诸侯讨董一事。

    他吩咐吕布率军赶来,让侯览、郭鹏二将严守并州北部,还让归俯自己的南匈奴族汉籍士兵相助,又让吴毅、张寄二人看好并州大本营,并写信给王氏,让她照顾好关毅二人和幼子关平。

    在雒阳被董卓逼迫当官的荀爽得知袁氏的计划后,也不禁为能除去董卓这个祸害而高兴,但他的侄子荀彧早已看清了一切,他对他的叔父荀爽言道,“叔父大人,如今太傅袁公恐怕又要做和大将军一样的事情!”

    荀爽想了想,也想到了此前何进征调外兵,这才让董卓祸乱朝纲,把持朝政。

    “继续说”于是荀爽也想继续听一听自家侄子的高见。

    “招外兵入京,本来就是非常冒险的举措,从古至今,我还从未听说为了稳定朝廷祸乱招募外兵而赋予外地各方军权,这是在分离国家的权利

    如今皇帝年幼,主弱臣强,董卓又算得上董氏外戚,所以他把持朝政,有些世家还听从他的指挥,这是有道理的

    可是如果将军权授予各地牧守,这无疑会分裂天下格局,使政局更加动荡不安,而各地诸侯兵已到手,谁还愿意交出来呢

    昔年孝桓皇帝为了夺回权势诛灭跋扈将军梁冀,依靠的不过是一群宦官,而梁氏一族是外戚,有太后、有门生故吏,势力远比董卓庞大,但孝桓皇帝只用宦官刺杀就诛杀了梁冀”

    荀爽听闻此言,摇了摇头,“此前曹孟德刺杀董卓未果,董贼如今守卫力量大增,我等就算派遣最优秀的刺客,恐怕也摸不到董卓的衣袖

    当年孝桓皇帝诛杀梁冀,是拥有着大义的名义,如今董卓身为外戚,辅助年幼皇帝也说得通,更何况陛下还在董卓手中,我等既无名分又无诏令,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我手,如何进行

    再者说,刺杀一事本就有很大的偶然性,此前曹操也仓惶逃出了雒阳城,若不是他够聪明将一家老小全都提前转移,此刻你我都要为曹氏一族收尸了!

    若我等不成功,被董卓抓住了把柄,追究起来可不只是你我二人啊,到时你我两人性命暂且不说,颍川荀氏几千口人的性命也要葬身于你我之手!

    于此相比,还是袁隗的计策好一些,他为董卓举主,一旦失败想必不会有灭族之祸,他的计策虽然危险性也很高,但能使我们家族避免祸患,又能使雒阳百姓免遭董卓荼毒,这样最好。”

    荀爽说完,闭上了眼睛,似乎又再想什么东西,这时荀彧起身躬身向他的叔父荀爽说道,“一家一姓之得失可以跟天下百姓相比吗叔父大人若我等失败,董卓再愤怒,也只是乱司隶,祸雒阳罢了,不会使天下动荡不安啊

    而依太傅袁公之计,要天下起兵,则义军四起,兵祸不断,大人您也知道王莽死后,诸侯割据一事,哪怕董卓因此而死,可陛下年幼,恐怕兵锋最盛的又是下一个董卓,只怕天下从此大乱,不复安定!望叔父察之!”

    说完,心中荀彧拱手低头,希望叔父荀爽能采纳他的建议,毕竟自己一心忠汉的思想也是叔父培养的。

    但是荀彧没有想到,荀爽已经老了,他为了大汉朝努力了一辈子,到了如今的年纪,是该为家族着想了。

    更何况荀爽历经汉桓帝、汉灵帝两位昏君的洗礼,而今皇帝刘协年幼,此前更有董卓废除弘农王刘辩,荀爽深知大汉王朝终究也是走到了尽头。

    荀彧看着对他摆了摆手的叔父荀爽,自己的内心也充满的悲凉,他默然起身,不说一句话对着荀爽拜礼后,走出书房。

    &nb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