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乾隆盛世》第二十六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嗯”

    见这私差愣住没回话,福康安略微不快地嗯了一声,声调重重地向上扬起。

    私差听见主子的质疑声,立即回过神来。

    “带...带在身上...这位爷卖的这个吃食还...还挺好吃的...我们就...”

    “拿来我瞧瞧。”

    福康安又恢复了不咸不淡的语气。

    私差虽觉感觉有些不妥——这些吃食都是自己吃剩的,怎么好给主子但听见主子的命令,也不敢多想、多耽搁,立即从怀中掏出一个纸袋子。

    一个满是油渍的纸袋子。

    私差站起身来,猫着腰,双手捧着袋子,恭恭敬敬地递给了福康安。

    福康安拿着纸袋子,先是仔细端详了一番,接着打开,鼻子凑了过去,闻了一闻,然后眉头一展,显然是对这味道有些好奇

    然后他伸进两根手指,从纸袋子里拿出一块吃食来。

    福康安将手腕翻转了大半圈,仔细地看着两根手指中间夹着的这块“面饼”。

    比在京城经常见到的面饼要脆,要干,闻起来还要香。

    接着,他将这块面饼扔进了自己嘴里,细细地嚼了起来。

    这个举动一出,把那名私差吓了一跳, 赶紧又跪在了地上:“主子!这可使不得....”

    这袋子里都是他一个下人吃剩下的。主子固然可以“礼贤下士”,但下人不能不知轻重、明进退。

    在这样一个上下尊卑分明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主子、奴才泾渭分明的时代,下位者每时每刻都得小心。

    因为他们只不过是上位者的私产而已。

    跟主子养的京巴没什么区别。

    京巴给主子带来欢乐。自己帮主子办事分忧。

    只有对主子有价值,主子才会养你

    ...

    福康安细细地嚼了一会,接着喉咙一动,咽了下去,又拿起纸袋子看了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声:“这玩意儿,做军粮倒是不错。”

    私差跪在地下,用余光观察着主子的一举一动,本来不明就里。听见福康安这么一说,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只是帮福康安处理私人事务的下人,并为在军中效力过。当时买这些吃食,也是听贩卖者说这玩意儿,比一般的干粮存放时间更久,口感还更好。自己一时好奇,便买了下来。

    听到主子说可以充作军粮,他反倒存了拿赏的心思,便开口说道:“小人当时便是觉得此干粮久存不坏,便想着拿回来给主子看看,兴许能派上用场...”

    “行了,会给你赏的。” 福康安有点不耐烦,这些下人整天盘算着小心思,自己又岂能不知。不过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你说这面饼,就是那位爷在卖的”

    “是,小人就是亲手从他的那里买过来的。”

    “给银子了吗你不是抢的吧”

    “....小人哪里敢做这种事...因为这位爷已经不记得以前的事了,小人不知道该如何带他回来,也不敢打草惊蛇,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恐伤了这位爷的身体,便将主子给小人的盘缠大半都给了这位爷,只身返回了。”

    “行了,你做的很好。下去领赏吧。”

    这名私差心中暗喜,忙不迭的告退,然后直奔账房领赏

    去了。

    福康安端起放在桌上的茶碗,又轻轻呷了一口。嗯茶凉了他叫来下人,把桌上的茶倒了,重新沏了一碗。

    福康安又呷了几口茶,心满意足,接着吩咐道:“让管家备下车马。咱们到阿桂大人府上去。”

    ————————————

    当天下午。

    福康安坐在马车上,向阿桂的府上行去。

    此时,他在任着吏部尚书的差事,算是文官,自然也不必骑马。

    更多的,也是为了掩人耳目。

    因此,坐着的是一辆极普通不过的马车,来到了阿桂府上的后门。

    从后门悄悄地走了进去之后,福康安跟随者阿桂的亲信,来到了阿桂的书房。

    屏退了其他人,阿桂和福康安也没有更多虚礼寒暄,直接进入了主题。

    “你说那位爷失忆了什么意思”阿桂迫不及待地问道。

    福康安摇摇头,示意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沉默了半晌,回道:“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咱们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在台湾这个岛上。经历了这许多事情,头脑不清醒,也是有可能的。”

    阿桂急道:“那...那找他还有用吗咱们可是要用他来扳倒嘉亲王和和珅的啊”

    福康安笑笑:“世伯,看你急的样子。他记不记得又如何他身份又假不了。咱们又不指望他来操盘这些事情。失忆了更好,省的他像以前那样拿腔拿调、碍手碍脚。”

    阿桂点点头,又急着说:“那咱们什么时候把那位爷接回来”

    福康安反问道:“世伯在台湾安插的眼线,何时能挑动其那边的民变”

    阿桂听到此话,叹了口气,说:“本来上个月,凤山县的一个把总,是我安插的,他带了三百号人,跟着柴大纪出去劫掠百姓,本来想推波助澜。可当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小子,把柴大纪当众打了一顿。谁知那柴大纪不但不恼,反而乖乖地带人跑了。”

    福康安听到此话,奇道:“还有此事这柴大纪被人当众殴打,如何肯善罢甘休的”

    阿桂说:“我也是好奇。后来这把总书信上讲,当时他们回来之后,也在私下讨论这总兵大人被一个年轻小子当众打了的事情。据说,这小子很有可能是和珅的眼线!”

    福康安听到此话,立即坐直了身子,满脸严肃地看向阿桂,接着问道:“和珅的眼线和珅的眼线到台湾干嘛”

    阿桂说:“你是不是担心,这和珅的眼线也是去找那位爷的我本来也有此担心,不过并未有关于那位爷的消息在台湾军中散播,料想应该无事。”

    福康安摇摇头:“这和珅的眼线找上柴大纪,想来一定是和珅有什么事情叫给他去办!咱们不可掉以轻心。”

    阿桂说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