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乾隆盛世》乾隆年的台海风云上架感言

    首先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这本书的构思,最初的出发点,是来源于一个假设,就是如果中国积极充分的参与了线列战争时代,会不会与历史上西方人的打法有所不同

    在18世纪至19世纪,是西方军事科学大发展的时代。从火绳枪到燧发枪,从前膛装弹到撞针击发的后膛枪,从滑膛到线膛,从紧密队列到散兵线,西方的军事科学一步步的现代化。

    尤其到了拿破仑战争时代,是各项战术技术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而与拿破仑同时期的中国,是乾隆皇帝执政的末期,刚刚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人口来到了创纪录的三亿。

    似乎这个王朝将一直延续下去,千秋万代。

    可是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访问,却在一路的见闻中,发现了这个表面风光的帝国背后的腐烂与朽坏。随着这个使团到来的,有一个12岁的英国儿童,他是使团副使斯当东爵士的儿子小斯当东。

    小斯当东在船上学习了简单的汉语,成为了使团当中为数不多可以直接和中国人交流的英国人。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