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传》第一章

    京师

    入夏的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起来,太阳也比往日来的更早,林府上下早已开始了一天的活动,烧水、做饭、打扫、洗衣,下人们忙前忙后的,充满活力。

    淡淡的檀木香充斥着房间,镂空的雕花窗桕中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阳光,红木的桌案上放着白瓷瓶杯,铜镜安置在榆木梳妆台上,一盆琴叶榕端坐在柱前,满屋子的清新闲适。

    “娘,弟弟叫什么名字”一个看着七八岁、双眼清澈、模样俊俏、穿着华服的少年憧憬地对着床榻上的妇人问道。

    那妇人略有疲态,看着怀中的婴儿,脸上不自觉的露着微笑答着,“弟弟叫林双,你看,这是我刚让人给弟弟买的手镯,上面印着‘双’字,跟你胸前挂着的手镯一样呢。”

    下意识的看了看胸前印着“运”字的金手镯,少年也洋溢着喜悦。

    “为什么叫双这个字呢”

    “哈哈,你还是什么都要问到底,你知道吗,你爹爹祖上三代单传,单传的意思就是没有兄弟姐妹,到你这代终于有了个弟弟,所以你爹爹就给他取了林双这个名字,以后你们就是林家的一对好兄弟,你可要保护好他哟!”说罢,那妇人用手摸了摸少年的头,尽显宠爱。

    少年名叫林运,是林府的长子。

    “放心吧,娘,谁要是欺负弟弟,我就左一拳、右一脚把他打倒,嘿嘿。”说罢,林运还翘起嘴角,一副趾高气昂。

    “对了,娘,爹上朝去了吗”

    “对啊,怎么想爹爹了”

    “才不是呢,我就是随便问问。”

    “哈哈,还想骗我,你明明就是想你爹爹了,晚上想吃什么”

    “我想吃红烧鱼。”

    娘两有说有笑,好不融洽,旁边的丫鬟也不时笑着掺和几句。

    “少爷,该去书院了,再晚老师又要发火了。”门外一身着朴素、背着个小包袱的青年吆喝着。

    “哦,知道了。”林运作揖,别了母亲,出了门去。

    “你以后不要叫我少爷了,要叫我大少爷。”林运一脸正经的说着,带着点训斥的意思,自是因为家里添了人口,这叫法自然也该变一下了。

    “哦哦,小的知道了,大少爷。”青年连忙称道。

    出了府门,来到大街,放眼望去,一片繁华。绫罗绸缎、金环玉镯、青花瓷器、糖人纸兽、丹青字画,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卖包子勒!”“吃面罗!”“解渴的酸梅汤哟!”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扑面而来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好不热闹,两人就这么手牵着手走着,穿过大街小巷。

    “阿寿,我弟弟叫林双,我娘还跟我说了缘由,那你为什么叫阿寿这个名字好奇怪啊。”林运若有所思的问着。

    青年挠挠头道:“我听我姑姑说,我娘生我的时候早产,我出生时身子弱,差点夭折,我爹就给我改了这个名字,希望我以后多福多寿。”

    “那你爹娘呢你是怎么到我们家来的”林运连忙问道,像是打开了一个问问题的盒子。

    “我听我姑姑说,在我一岁的时候,家里来了贼人,偷了家里的钱,被我爹娘发现,就把我爹娘杀了。”话说着,叫阿寿的青年已是面露神伤,满是愁肠。

    “对不起,阿寿,不该提你的伤心事。”

    “没事,都是过去的事了,而且当时我还小,什么也不记得,都是听姑姑说的。”

    林运见势,不敢追问,只是猜测着阿寿的姑姑该是把他卖到林家的。

    一路无话,不时便到了一院前,一幅雕着“文轩书院”的牌匾赫然在目,具着一股古朴的气息。到了院内,院墙边种着些许树木花草,都是些香椿、玉簪、文竹、白兰之类的,倒是映着书院这地方。

    步入内堂,入眼的便是堂内的十几个小桌和满墙的字画,已来了几个年纪与林运相仿的学生,窃窃私语着,满是少年欢乐。

    阿寿自是离去,林运也找了个位置坐下,倒不与旁边的少年交谈,只慢条斯理的从包袱里拿出书本。

    不一会儿,一身着素衣、胡子花白的老者进来,看样子应该就是这书院的老师了。

    也不逗留,那老者直入高席,拿起书本翻开来。

    “开课!”老者一边大声说着,一边扫视着堂内学生。

    学生们也都正襟坐起,不在交谈。

    “昨日,我讲到《诗经》里的‘未雨绸缪’,谁来讲一下是何意啊”老者又是一轮扫视。

    一位学生站起来自信地答道:“未雨绸缪,意思就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老者欣慰点头,“那‘一日三秋’呢”

    又一位学生起身答道:“一日三秋,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

    “很好,那‘夙夜在公’呢”

    陆续问了几个问题,都有学生起身回答,只有林运一动不动,不过不是走神,而是仔细聆听,不时还点头称是,仿佛他才是老师一般。

    “很好很好,不错,看来都在认真的学,那现在我们开始今天的课。”

    学生们都把的目光紧紧地盯在那老师身上,随着他绘声绘色的讲解大家时而惊讶,时而紧张,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喜笑颜开。偶尔有读书声从书院传出,只道是时光无限好,众生皆无妄。

    过了申时,天气渐渐变的暗沉起来,阿寿在院外等着下课后的林运,接了包袱,走着回家的路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