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做皇帝》第72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冀连凯眼眸望了眼神情复杂的黄浩然,抱拳道:“禀王上,严正方是一名精通兵法,律令,几乎与黄先生齐名的贤士!”

    “是吗”

    季玄陵也瞥了眼黄浩然,微微吃惊,旋即,朗声大笑说:“既然,袁赐又给本王送来贤良,岂有拒之门外之理。”

    “冀将军,派斥候在翰城与宁阳之间搜索严正方的踪迹,另外,草拟一份文书,把大康境内的名臣宿将,谋臣悍将全罗列出来!”季玄陵吩咐。

    “喏!”冀连凯颔首。

    语声落,季玄陵笑语呢喃道:“袁赐,把主力投放在南疆,要把白水郡,槟州,送给大秦吗”

    季玄陵不知袁赐将陇东南疆与何人作战,黄浩然却心似明镜。

    得知袁赐派军南征,即知袁赐临时改变征讨董昶的计划,欲落井下石夺取张唐,孔晟,皇甫雄的地盘。

    凭他对严正方的了解,对方定然清楚征讨董昶与征讨张唐,孔晟的区别。

    今袁松与严正方领兵北伐,而鞠彦章,俞常雄等悍将领兵南征,说明袁赐否定了严正方的建议。

    如此,陇东内定有小人作祟。

    此人,除沈正南外,他猜不出二人。

    袁赐近小人,远贤臣,重南疆,轻北方,最终岂有不败之理

    继公孙昂后,袁松率领的援军,又遭秦军击溃。今槟州境内,敢战之兵不足两万。

    凭着季玄陵的韬略与野望,势必在混乱的局势中抽丝剥茧,找寻出槟州各地的软肋,秦军挥师南征时,半月内,几乎会横扫槟州全境。

    局势恶化之快,远比他预估的更快! 一流小站首发

    此时,他不得不为自己前途考虑了,究竟是坚持效忠袁赐,保持名节呢,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改换门庭呢

    袁赐控四州之地,兵强马壮,猛将如云,悍将如林,谋臣贤士数量极广,乃大康北部力量最强的诸侯,实力蒸蒸日上。

    反观秦国,疆域狭小,兵弱将衰,九卿官职尚未满员,常年来,遭东方六国,陇东军事威胁,处境岌岌可危。

    这一切,随着公孙昂领兵北伐,妄图在秦地掠夺粮食,各地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且不说,季玄陵御驾亲征,领兵攻城略地,一路从峄城杀到翰城,很快会夺取白水郡全境,窥觊槟州。

    单单公羊越派林间律,郭济康东征奉州,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威胁陇东。

    袁赐不集聚精锐,分批击破秦军,陇西铁骑,反率军征讨张唐,孔晟,皇甫雄,三线作战,早把陇东拖进战争泥潭中了。

    何况,张唐,孔晟,皇甫雄背后站着庸王呢

    岂容袁赐嚣张跋扈,扩张地盘。

    良机千载难逢,季玄陵夺取槟州三郡后,疆域此消彼长,可与陇东一战。

    最关键,袁赐亲近小人,疏远贤臣,以宽厚得众心,能聚人而不能用,多端寡要,好谋无决。

    沈正南与严正方之间,乃活生生的例子。

    季玄陵怀有雄才,善用奇兵,勇冠一世,谋而有成,对内采取怀柔之策,对外采取威严强权,受百姓拥护。

    如此一比,秦国微弱,却如初升之朝阳,蒸蒸日上,越来越强,假以时日,定会如日中天,陇东正如日中天,随着时间推移,只会越来越弱,化作黄昏残阳。

    深思熟虑后,黄浩然转首低声说:“王上,秦军凶悍,所向披靡,遭遇严主薄,却未必能取胜!”

    “哈哈哈,黄先生,不管严正方如何厉害,你觉得本王会给他翻身的机会吗”

    &nb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