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做皇帝》第467章龙颜大怒

    是夜。

    月色朦胧。

    借着月华,踏着月霜。

    九江王,海陵王,大将军梁玄晟,太尉徐朝恩,丞相柳君正,陆陆续续抵达御书房。

    昨日,九江王建议招秦王做驸马,成功被李尧采纳。

    回府后,他特意设宴,饮酒作乐。

    季玄陵被禁足龙城,将来的强大的劲敌,可能提前陨落。

    九江王意气风发,酒不醉人人自醉。

    与梁玄晟追查刺杀李茂源的刺客时,仍在加快追查南越王,岭南王的罪证。

    刺客的踪迹,没有半点眉目。

    却查到大量南越王,岭南王,勾结李茂源的铁证。

    岭南王被治罪,他距离储君将更进一步。

    抵达御书房。

    九江王面生窃笑。

    父皇深夜召朝廷重臣前来,多半已有决定。

    岭南王不能东山再起,若把秦王囚禁在龙城,将来继承皇位,再铲除李茂源,没有谁再能威胁他,威胁大乾了。

    诸臣落座,气氛宁静。

    九江王面含喜色,开门见山说:“父皇,深夜召儿臣等人前来,是否决定招秦王做驸马,迫使他留在龙城”

    龙椅上,李尧半眯眼眸,双手揉着鬓角。

    听闻九江王的询问,叹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与季玄陵交锋,他遭其反将一军。

    威严尽失,惨被轻视。

    独自逗留在御书房时,李尧越想越气愤,一番深思熟虑才恍然大悟。

    季玄陵敢威胁他,全仗着自身对大乾知根知底。

    反观他,作为大乾皇帝,日夜朝劳处理全国政务,诸多机密要务,却一无所知。

    国内的隐患,国外的威胁,被外人指手画脚。

    李尧没有搭理九江王,冷眸横扫诸臣,询问道:“众卿已知唐王遇刺,不知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唐王”

    唐王

    李茂源

    不是该商议处理秦王吗,好端端的,为何提到李茂源了。

    九江王神色惊讶,百思不得其解。

    近两日,他在城里大肆搜索,追查刺客,奈何收获微乎其微。

    刺客仿佛会遁地术,突然间在龙城内销声匿迹,宛如凭空蒸发。

    至今,没有找到丁点儿的蛛丝马迹。

    今夜前往皇宫,他觉得父亲与他商议秦王婚约。

    谁知朝堂几名重臣全被连夜招来,提及唐王遇刺之事。

    难道父皇对他追查刺客的进度不满

    还是说,不接受自己的建议,重视唐王,而轻视秦王

    书房两侧,除海陵王外,太尉徐朝恩,丞相柳君正,大将军梁玄晟,全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

    精通谋略,富有才干。

    早已知晓唐王遇刺,也清楚此举意味着什么

    不过,九江王全权负责,他们没法插手,也不愿插手。

    对李茂源遇刺略知皮毛,不知事情进展到哪一步。

    然而,李茂源此人,与他皆有往来,对其略知一二。

    静默中,大将军梁玄晟,仰首瞪了眼坐在他对面的徐朝恩,面带诡笑,徐徐起身,走向书房中央。

    今岭南王失势,将丧失争夺储君的资格。

    再扳倒掌握兵权的徐朝恩,九江王入主东宫,继承皇位,将没有多少绊脚石。

    梁玄晟声若洪钟的说:“皇上,唐王遇刺,说起来让人惊讶,不过在预料之内。”

    预料之内

    海陵王,丞相柳君正,太尉徐朝恩,包括李尧纷纷相望。

    按梁玄晟的说法,他提前知晓唐王遇刺吗

    “哦,玄晟,你为何如此说”李尧诧异,饮茶时,淡淡的询问。

    梁玄晟不做犹豫,滔滔不绝的说:“皇上,微臣按照大皇子的吩咐,秘密详查唐王,得到大量唐王的消息,据汇聚的消息表明,唐王在南唐养兵六十万,豢养上万死士,组成非常强大而严密的情报网。

    目前,南唐凭借强大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