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斩将》七三 闲子

    李儒将书卷放在胸前,指着身旁的火盆,示意董越不用站着,自己找个木凳坐下,靠着火盆取暖。

    待到董越坐定,李儒呼出一口气,两只眼睛望着屋顶处。

    “我先给你说一个故事,春秋时候,楚国有一个臣子,因为受到无妄之灾,大王要砍掉他的脑袋,臣子得到了风声,提前逃跑,无奈身后追兵越来越近,臣子眼下有两个选择,一是向东,一是向西,向东处有一人,当年臣子有权柄时,曾经帮助过此人,向西也有一人,是臣子遇到危难时,此人帮助过臣子,董越,若是你,会选择向东还是向西”

    董越听李儒说完,已知李儒是拿着现在几人处境做喻,故事中的臣子,其实就是奔波的三人。

    低着头想了好一会儿,董越才直起了身子,沉声道:“我会向东,去寻找我帮助过的那人,受人之恩,当涌泉相报,此人一定会助我。”

    “哈哈!”

    李儒捂着胸口笑了几声,缓缓摇了摇头,道:“这个故事呢,其实也是在京城时,贾文和说给我听的,贾文和让我不要先下论断,若是遇到了,自然会知晓结果。”

    “哦!”

    董越恍然道:“我们先前去了辽东,是因为公孙度,太师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军师劝了太师,实则帮助了公孙度,公孙度就是那个在东方的人。”

    说到此处,董越激动的神色黯淡下来,与李儒从辽东狼狈出行,便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了。

    “小越啊,这类事情,也要因人而异,这几年,有许多的贤能之人,都去了辽东,做些学问,教化百姓,过的都是极好,只是天不如人愿,我没想到他竟然还没死,若非如此,如今我们已在辽东安下住处了。”

    李儒如此宽慰董越,不止是为了董越,也是为了李儒自己。

    虽说有其他的原因,既然去辽东亲自走了一遭,李儒的选择,毕竟与董越相同。

    当日,趁着吕布兴兵来袭,趁着混乱,在贾诩的帮助下,李儒逃了出来,其时,贾诩说过臣子的故事,还给了李儒三个去处的建议。

    其一,去往辽东,公孙度正是用人之际,李儒去了辽东,隐姓埋名,无论如何也绝不出任,便是为了自己的声名,公孙度也不会对李儒做出什么,李儒可颐老终年。

    李儒给自己假名陶代,亦是取自李代桃僵的含义。

    其二,去寻找吕布。

    王允杀了董卓,搜捕董卓党羽,那时吕布放过了李儒,如今,更不会起杀意,李儒在凉州军中有些声望,为了李傕、郭汜,吕布也会厚待李儒,且以吕布骁勇,运作的好,以后成就不可估量。

    至于其三,贾诩让李儒考虑,去寻找没有立稳脚跟的新势,以自己才能掌控全军。

    李儒的半张脸被毁,毁了一条腿,李儒回顾自己前半生,该做的,想做的,能做的,几乎全部做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之不孝。

    如今的身体,让李儒心灰意冷,不然,李儒也不会选择去往辽东。

    当日,在洛阳长安时,李儒身在局中,看不清大局,如今,脱了掌控,再放眼看过去,许多以往遮掩之处,便可看的清清楚楚。

    虽然同在董卓军,贾诩的身份地位,不能与李儒相比,可是,无论是废立天子,诛杀董卓,以及后来的长安乱,便是李儒,为了活命,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观尽整个凉州军,也唯有贾诩一人,从未有人与他做难,也从未有人怠慢过他。

    细想起来,贾诩帮助李儒逃出京城,又给李儒说起的那些话,非是看中李儒的身份,只是贾诩一贯的行事方式罢了,倘若以后李儒有些根基,若是念及贾诩的情份,可为贾诩助力。

    若是全然没有顾忌,或许贾诩也从未想过。

    贾诩所做所行,就如同两人对弈,随手布下棋子,说不得什么时候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