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斩将》一二二 冲锋

    王烈是当世大儒,在学问方面,实属顶尖。

    内圣外王,是用在个人修身处事上,而刘策却将它用在种族,乃至于国与国之间,俨然是对自己国人可以做到宽容,对旁的族人,它国之人,要十足强硬,说起来,实则已经超过了字面范畴。

    刘策借着询问的方式,来确定王烈对胡人的态度,说不得王烈的回应,会影响幽州乃至并州的格局。

    王烈也知晓,刘策如此想,绝不是妄然,大汉国力强盛时,便是采用这种方略,打的周边国度俯首称臣,强汉的声名为世人尊崇。

    王烈的目光定格,收敛神色,仔细想了片刻,才缓声道:“仲业,你可曾听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回先生,此是圣人说,没有礼仪道德的地方,即使有国君,也不如奉行礼仪道德,没有国君之处。”

    “好!”

    王烈抚掌轻笑道:“不错,仲业你再听来,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这次,刘策迟疑了许久,摇了摇头,默然道:“学生愚笨,不明其理。”

    “此出自,滕文公上,是说,礼仪道德水准更高的区域,能影响礼仪道德低的区域,却不会受到礼仪道德低区域的影响,而使礼仪道德高的地方变的低。”

    刘策在王烈身前,似乎在耐心体味,王烈也不催促,等了片刻,才继续说道:“如何对待胡人,自大汉立国来,就有许多分歧,这些先贤不乏智谋国士,我们再如何执意,也不敢说比前人做的更好,唯有尝试许多,才能得到实质结论,仲业啊,你看这样可好,刘和对幽州许下三面免赋税的政令,于这胡人而论,我们也以三年为期,将他们与幽州百姓一视同仁,待到期限过了,我们再看看效果如何我虽然年迈,也还没有昏花,我王烈此生是汉人,自然身在汉人之侧。”

    刘策当即躬身,向王烈一礼,口中连声道:“先生教诲,学生谨记心中,幼时家师曾与我说,公孙瓒在幽州,每逢战事,奋勇当先,才将胡人驱逐出去,只是后来却失了本心,学生立志成就冠军侯那样功业,也怕一心歧途,步入公孙瓒后尘,是以才向先生请教。”

    听到刘策如此说,王烈顿时绽开了颜色,槁枯手掌拍了拍刘策,示以勉励,又转而执着赵云、太史慈二人,笑道:“你三人既然相熟,时而相互商议,如何也不会入了歧途,我老头子别的本事没有,这点眼力还是有的,哈哈。”

    刘策抬眼看到赵云、太史慈也正看着自己,隐然点了点头,心中的困惑才减轻了几分。

    其后几日,传来的讯息,说是丘力居的部众朝着西方迁徙,其中缘由不得而知,上谷郡北方一直是鲜卑人的地域,也不知乌桓人变故,与鲜卑部落有没有关系,谨慎起见,刘策、赵云、太史慈,各引了人,一则探寻消息,二则给上谷郡的百姓,胡人部落看到,安了他们心思。

    小黑刘冲到来时,刘策还在巡守,尚没有归来,不过,去年有许多人去了燕国,见过小黑,居庸城的守军,没有难为两人,便将两人与随从安置下来。

    当日,刘策归来,与小黑见过,得知了燕国讯息,也知晓这等事,极为紧急,唤过阎柔,让阎柔在居庸城暂且留下,等过些时日,再随同太史慈归还戍军处。

    对于刘策的安排,阎柔十分欣喜。

    &nbs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