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还朝》第6章 北斗竟然有十星?

    华山之巅。

    古道观。

    久睡不醒的白发老道突然惊坐而起,推窗看去,眼见着新星如斗,不由得惊呼道:“吾意赤帝子当坐天下,何意突兀有得此变”

    低头掐指算了半晌,又是一声长叹:“混沌!果然是天意难测!只不知何方大能降临吾界”

    回顾急急赶来伺候的道童:“小金童,且收拾行装,随老夫下山去休!”

    道童揉了揉惺忪的双眼,满脸不解:“师尊曾言天下初定,正当归隐华山,何意复入红尘”

    老道摇了摇头:“帝星为异星所夺,想来当有异人降临吾界,天下必定再起风云。只不知此人是善是恶为天下苍生计,不得不亲往观之。倘为真主,老夫自当顺天而行。若为天罚,即便拼将一死,亦当除之。”

    汴梁。

    司天监。

    阵阵告急铜锣声猛然响起。

    “这大晚上的,还能有什么大事”

    监正黄道复披衣而起,这才刚刚推开房门,堪堪瞄了一眼天象,顿时便吓得两股战战,连滚带爬往皇宫跑去。

    三更三鼓。

    庆德殿。

    赵匡胤、赵光义相对而坐,满脸紧张。

    国师林道素身着道服,披头散发,持剑乱舞。

    沙盘前,乩童似醒还睡,东倒西歪间手中木棒胡乱划动。

    半柱香后,林道素收了宝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来到沙盘前。

    只轻轻瞄了一眼,顿时又是脸色惨白,冷汗淋漓。

    顺势跪伏于地,不肯再言。

    赵匡胤见状大惊:“国师,天意到底如何”

    林道素只伏地不答。

    旁边赵光义早已经走了过来,对着沙盘上弯弯扭扭,勉强可认的字迹读了起来:“雁飞秋既至,斤斧入林时。一斫山河在,再斫九鼎移。”

    不祥!大不祥!

    一把扯起地上的林道素,大声爆喝:“此诗何解于国祚何碍可有禳解之法再不说来,族之!”

    赵匡胤在一旁抬了抬手:“卜筮之道,君子问凶不问吉。卿可从容言之,有所违逆之处,朕不加罪。”

    林道素不得已,只得回道:“我大宋秉火德而立,须以木助之,故定国号为宋。宋者,庭中之木也。彼持斧斤而来,正有伐木之意,只恐于国祚有所不便……。”

    赵光义赶紧追问:“可有禳解之法”

    “天数已定,非人力能及!”林道素再度伏低了身子。

    沉吟良久,赵匡胤开口了:“可知何人作乱”

    “大宋为木,此人持斧伐木。枯木受斧,将为何物柴也!以此推之,必是前朝余孽为乱,只恐将有前朝复辟之祸。”

    赵光义狠狠一掌拍在殿内柱上:“陛下休要忧心,臣弟自有处分!且请告退!”

    老子这就去毒死周恭帝柴宗训这倒霉鬼,看你怎么复辟!

    这三弟,还是这么鲁莽!赵匡胤赶紧喝止,转头朝向林道素:“贼子如今身在何处”

    “此人既然刀斧在身,又意欲伐木,想来此时正藏匿于深山老林之中。”

    这么说起来,不是京中这个窝囊废了!

    想了想,赵匡胤轻轻敲了敲脑袋,转向一旁的赵光义:“当日曾走了前朝余孽柴熙让,可知其如今何在”

    “据武德司察子回报,伪王如今似在潞州一带。是了!深山老林!太行山脉!当为此人无疑!”

    赵匡胤心中一动,挥了挥手:“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藏于深山老林之中,又岂能为祸天下,此事且休要再提!”。

    赵光义点了点头,起身告退。

    是夜,宫中设宴。

    国师林道素大醉,失足落水死。

    是夜,赵光义私下率领殿前司控鹤军八千,火急火燎往潞州扑来。

    “我真tmd猪脑子!”

    回到木屋,王夜轻轻锤了锤自己的脑袋。

    师父他老人家何等牛逼的人物,在自己身上整整耗费十多年时间,怎么会就为了教自己一堆无用的东西

    怪不得给自己设下各种局,穿越明朝、穿越清朝之类的,感情是在彩排啊!

    弄了这么多事情,花了十年的时间,为得就是今天!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