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还朝》第17章 范家小娘子(四)

    面纱少女说的甚是有理。

    王夜心中也明白,自从被当做棋子摆在自己这边的时候,面纱少女便已经没有了退路。

    相府自然有相府的好处,平日里锦衣玉食,出入时前呼后拥的,看着光鲜的很。

    然则豪门也有豪门的烦恼。

    于豪门说来,家族的延续,子孙后代能继续享受富贵才是第一位的,其余统统得往后排。

    为了这个目的,其余统统都是可以牺牲的。

    面纱少女如今正是牺牲品之一。

    只要这曹王没有翻盘的一天,面纱少女永远没有回归范府的机会。

    岂止没有回归范府的机会,即便为赵宋所俘虏,贬入教坊司之内,范家也只会当做没有看见。

    赵宋鼎定天下已达十年之久,前朝余孽复辟的机会几乎是微乎其微。

    故此范府只下了一个女子的本,连旁系子弟都没有派几名过来。

    输了,损失一名外嫁女而已。

    赢了,好歹能藉由这点姻亲关系,家族还能继续兴盛下去。

    荣则同荣,辱则同辱,从这一点说来,两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正是天然的同盟军。

    争不争天下,这个王夜不在乎。

    如何才能扩张自己的势力,逃脱李守忠的魔掌,这个才是紧要的。

    这样天生的同盟军,王夜要是就此放弃,那还真是傻到家了。

    于是王夜压低声音开口道:“南方之阜有鸟,并非不鸣。未得其时,鸣则必死。”

    原来殿下并非没有雄心壮志!

    听得这话,面纱少女双眼又开始有神起来,跟着压低声音问道:“此话何意”

    “权臣欺主!”王夜一边吐出这四字,一边偷偷看了一眼旁边的李守忠。

    面纱少女秒懂。

    怪不得方才见着殿下什么事情都不敢擅专,必须要问过这李先生才肯做出决断,原来如此。

    并非殿下心中没有主张,而是不敢有主张。

    “还是那句话,敢问郎君,今后行止又当如何”

    “占据一州之地,高筑墙,广积粮,如何”

    王夜开始抛砖引玉,这小娘子满口大言,也不知道是不是吹牛。

    同盟自己当然想要,若是坑爹的猪队友那又是另外一种办法,得想办法推到对手那边去。

    之所以提出这个想法,主要是后世的历史小说都是这个套路。

    先占据一块地盘,然后开始种田、攀科技树。

    接着开挂推土机,一路铲平各种不服。

    几千几万人都这么写,能堵上的漏洞看起来都堵上了,外行几乎看不出破绽。

    面纱少女想考校王夜一番,王夜又何尝不想用这个来考校这面纱少女一番

    却见得面纱少女冷笑了数声:“此举无益于异想天开。若行此策,除非恰逢天下大乱,群雄割据。”

    不错,不错!对方果然有真材实料。

    历史上依靠这一招成功上位的,只有朱元璋一个。

    想一想朱元璋当时的环境,可不就是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么

    这个时候面纱少女又开口了:“即便天下大乱,凭此策能成事者,亦是万中无一。何以故占据得一州之地,高筑墙,广积粮,此非藩镇耶人马三五百,拥地数十里,朝廷尚且未曾放在心上。一旦有得数千人马,数州之地,朝廷安肯坐视必遣人马前来攻打!”

    “投托朝廷名下,佯为宋臣,何如”

    面纱少女又是冷笑数声:“自前唐以藩镇而亡,后世诸国,谁肯步前人旧辙近闻朝廷新设三司使,正为分地方武镇之财权;又设枢密院,夺地方武镇之兵权。兵权、财权二者无一在手,又有何人能割地自立,行藩镇之举”

    这话说得有道理。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总结、反省的民族,历史上诸封建王朝几乎就没犯过同样的错误。

    秦朝以暴政、严刑峻法而亡,到了汉朝就改成了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汉朝因外戚而亡,到了晋朝,就没有外戚什么事情。

    晋朝诸事都好,可惜弄出了一个九品中正制,形成了相互对立的士族和寒族。

    寒族上进无望,便开始转头帮外族,终于有得五胡乱华。

    于是晋朝吧嗒一下亡了。

    到了隋唐,立马针对这一点打补丁:科举取士,管你士族还是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