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还朝》第23章 就别怪老子狠心了!

    目送着李守忠这老狐狸领人离开,王夜赶紧取出丝绸卷。

    打开只看了一眼,稍微迟疑了一下,便十分决然地丢在了胡床上。

    假的!

    论到造假功夫,这金策玉碟几乎天衣无缝,谁让他碰上了老子。

    老子又是什么人

    不对!

    应该是老子的师父又是什么人

    南北三十四省考古界同盗墓界的总扛把子!

    考古考出来的东西,只要上面有字,那群学者会第一时间送过来给师父他老人家鉴定。

    至于那群土夫子

    这么说吧!

    管你出土的竹简也好、丝绸也好、纸张也好,但凡上面有字的,只要师父他老人家不点头,南北三十四省的土夫子就没一个人敢卖,也没一个人敢买!

    就在前几年,陕西有个笨蛋盗墓贼犯了规矩,私下卖了一本古书,师父他老人家只说了一句话。

    不用七天,这倒霉鬼便殉葬在某皇陵之中。

    近水楼台先得月,师父他老人家鉴赏的东西,自然得先过一过王夜的手。

    金策玉碟这玩意儿既是皇室成员阳间的身份,也是这些死鬼在阴间的凭证。

    哪怕是隋炀帝这种被弑的亡国之君,死后连棺材都没有,贵重陪葬品更是别想,尸身旁边也必然有一份金策玉碟,以证明其身份。

    换句话说,一旦有皇室成员的墓被盗,就必然有这玩意儿出土。

    十几年下来,王夜把玩过得金策玉碟没有一千件,也有八百件。

    早已经培养出一种直觉,一过手就知道真假。

    想到这里,王夜的眼睛不由得湿润起来。

    当初还以为师父他老人家脑子进水了,竟然有这种怪癖。

    如今才知道,这完全是为了自己。

    用心良苦啊!

    为了自己在这个过去的时代不露出马脚,什么事情都替自己考虑到了。

    什么意思

    就拿桌子来说,北宋有没有桌子或者有没有桌子这个称呼

    自己贸贸然穿越到这里,若是不明不白,岂不是容易露出马脚

    怎么办

    考古!

    盗墓!

    唐、宋、元、明、清的墓一个个挖过去,几百座墓出土的文字综合起来,这才终于在明朝墓里找到一本《虞初新志》,里面第一次有了“桌子”这个词。

    可见这“桌子”玩意儿至少也是明朝才有这称呼!

    那么宋朝这玩意叫什么杌几!

    从此以后,道观里面的桌子就改叫成了“杌几”!

    王夜就这样从小指着“桌子”叫“杌几”长大,为此尚且闹出了不少笑话。

    高中期间去同学家做客,吃饭的时候同学让自己帮忙把菜端上桌子。

    自己手举着两盘菜,硬是愣在那里,找不到桌子在哪里。

    出了这笑话,当时免不了对师父有几分怨怼之心,今天才知道,师父他老人家所做的一切,全然是为了自己。

    为了让自己穿越到北宋后,能轻易融入这个时代,不至于为人所看破。

    王夜犹在感叹,院外传来一阵阵喧哗。

    一阵急骤的脚步声响起,韩德旋风一般撞了进来。

    连请罪也顾不上,直接扶住王夜,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

    见得殿下浑身上下没有一点不妥,韩德这才放下心来。

    刚才众青壮为李守忠所驱赶,范胖子急着跑去报信。

    范灵芝闻听这消息,顿时大惊失色,急忙召集了麾下众青壮便要赶过来护驾。

    临出门的时候,心中一动,却又停了下来,转头命范胖子速速召回韩德。

    自己领着众人悄悄摸了过来,借着众多草棚的掩护,藏在了数十丈外。

    不到危机关头,不方便自己出面。

    新来乍到,若贸贸然领人前去,没事也会变成有事。

    殿下虽然曾言为李守忠所欺,倒也没到性命攸关的地步。

    李守忠若有弑君的心思,早几年就行动了,不会等到现在。

    即便有所缓急之事,凭殿下的才情,拖一拖总是没问题的。

    哪怕拖不了,喊救命的时间总会有吧!

    只要听到救命声,自己立马领着众人冲将入去。

    韩德却没有这么细腻的心思。

    闻听得李守忠引兵围了殿下,韩德简直吓得魂不附体。

    还打个毛的猎!

    抽出宝刀,拔腿就往小木屋冲来。

    陪同狩猎的士卒愣了一愣,很快反应了过来,急急忙忙追了上来。

    看面前这气喘吁吁的粗壮汉子,王夜心中也有几分感动。

    木门又是一声响起,范灵芝领着众青壮走了进来,脸上照样是面纱加斗笠。

    &nbs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