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血色浪漫》第三百三十章:放风

    “跃民,你看下这个建筑设计”崔洋兴冲冲地拿着图纸来找钟跃民,“对不起,我忘了”

    “没事儿,你跟我说就行了。”钟跃民宽慰道,“我有时候自己会忘记自己看不见这事儿。”

    “哈”崔洋有些懵。

    “我大概的想法就是,造一个三十年之后都不能过时的大楼,其他的你来决定吧。”钟跃民笑着道。

    “那这样的话,我们现在的方案就不合适了。”崔洋犯愁道,“但是另外一位法国设计师的方案好像又有些太超前了,市里面可能不会同意。”

    “他们出钱吗”

    “啊”

    “如果市里出钱,那就他们决定,如果他们不出钱,那就出钱的人说了算。”钟跃民道,“不要有那么多顾忌,有什么事儿都推到我身上。”

    “这样合适吗”崔洋纠结道。

    “没什么不合适的,老板嘛,就是拿来背锅的。”钟跃民笑道,“另外要真有人找我,就说我在治病,不接待外客。”

    “那,会不会太过了”崔洋担心道:“到时候会不会产生难以弥和的裂痕”

    “怕什么,大不了就不做这个项目。”钟跃民道:“到时候急的就是他们了。”

    “跃民,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

    “嗨,锦兰姐,您怎么来了”钟跃民听到声音笑道。

    “你这家伙,怎么回来都不说一声”罗锦兰瘫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我还是从报纸上看到你回来的消息!骑了七八里路跑来看你!”

    “哎哟,这人情可欠大了!”钟跃民嬉皮笑脸道,“栓柱,赶紧给锦兰姐倒杯水!”

    “哟,这都用上勤务员了架子倒是挺大!”罗锦兰见钟跃民坐着,栓柱忙里忙外的,调侃道。

    “嗨,都是占我们家老爷子的便宜,不然我哪有这种待遇。”钟跃民笑道。

    “你还真是敢说!”罗锦兰见他态度不错,也就没有抓着不放,“你不是去美国读书吗怎么突然又变成了报纸上的爱国企业家了”

    “你是看了‘计算机普及从娃娃抓起’这边文章吧”钟跃民道:“我在美国搞业余工作挣了点儿小钱,就捐了些计算机给少年宫,就被那帮记者吹到天上去了。”

    “这样吗新华社的记者应该不会干这种事儿吧”罗锦兰怀疑道。

    “真就这么回事儿!”钟跃民赶紧岔开话题:“现在系里怎么样大伙儿都还好吧”

    “还能怎么样就那样呗,系里又进了其他的老师,可少了你和解梅两个,就觉得特没劲!好像少了点儿什么!”罗锦兰难过道,“你们在美国大学情况怎么样是不是特别有意思”

    “其实也没什么意思,就一个发达国家的样子,物质上比咱们丰富一点儿,咱们都是一些穷学生,也轮不到咱们享受资本主义的纸醉金迷,只能干瞪眼看着,心里也挺苦。”

    “你又耍贫嘴!”罗锦兰说着,就想上手打钟跃民,她之前总是这样干,伸出手却发现了不对,钟跃民对她的“攻击”毫无反应,甚至眼睛都没有动一下。

    “怎么了怎么突然没声儿了”

    罗锦兰赶紧道:“没事儿,突然走了神。”

    她在钟跃民眼前挥了挥手,发现对方的眼珠真的一动不动。

    “跃民,你”

    “锦兰姐,你刚才在我面前挥手了吧,我都感觉到风了。”钟跃民笑着道,“我眼睛现在看不见。”

    “为什么看不见了”罗锦兰问着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

    “锦兰姐,别伤心,我已经看过医生了,能治好!”钟跃民听见哭泣的声音,连忙安慰道。

    “真的”罗锦兰哭着问道。

    “真的!”钟跃民笑着道,“而且现在除了看不见,我也没有其他什么问题,反而心态比以前更好了。”

    “哪有人看不见了,心态还更好的!”

    钟跃民笑着道:“我就是那个例外吧。”

    “那你之后还去美国吗”罗锦兰情绪稍微平复一些。

    “还去,看不见不耽误上学。”

    “我最近一年一直都在学英文,可总也学不好!”罗锦兰有些丧气道:“我怕是永远也去不了美国了。”

    “锦兰姐你也想去美国”钟跃民有些惊讶道。

    “你们都走了,我就觉得特别没有意思,也想去美国读书,到时候又可以跟你们在一块儿了!”罗锦兰有些不好意思,小心翼翼地问道:“我是不是太幼稚了”

    “哈哈,没有,没有!”钟跃民终于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其实我和解梅姐也在不同的城市,一年都碰不到一次面,要想和你想的天天在一块儿怕是难了!”

    “啊,原来这样啊”罗锦兰失望道,“那我选和你们一样的学校成吗”

    “每天从早到晚全都排满了课,就算是一个学校,想要见一面也不是那么容易。”钟跃民回答道。

    “那我是不是不用去美国了”罗锦兰有些泄气。

    “那倒不是。”钟跃民道:“您要真去读书深造,去美国还是值得的,毕竟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去长长见识也不错。”

    “可我这英语太差了,怎么补都补不好!”罗锦兰犯愁道。

    “这没办法,只能自己下功夫学。”钟跃民两手一摊,“不过我可以送您样东西,有了这个玩意儿,您可以随时随地听英语,练习口语发音。”

    “快点儿拿来!”

    任谁也没有想到,因为钟跃民赠送出去的一百多台随身听,引发了全城大搜寻,人们到处再问哪里有这种小巧玲珑的可以随时随地听音乐的小盒子。

    关于随身听的文章登上了报纸,这个小小的磁带播放器一下子成为美国经济发达和技术先进的象征。当得知随身听是一个中国人发明的时候,又引发了所有人的自豪。

    “哎,跃民,这几篇文章在讨论为什么你在中国发明不了随身听,在美国却可以。”郑桐拿着报纸念道:“这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的制度存在很大问题……”

    “行了,行了……屁大个事情就扯到制度上面,一点新鲜感都没有!”钟跃民有些烦,“直接问我不就得了!”

    “那到底是为什么啊”郑桐把报纸一卷当作话筒,采访钟跃民。

    “我出国的时候,国内连磁带都少见,我压根儿就没想起来发明个这玩意儿!”钟跃民笑道。

    “得,人家在那儿长篇大论,分析来辩论去,结果就是因为您没想起来发明随身听!”李奎勇在副驾驶座上大笑,“我真替那些个写文章的冤枉。”

    钟跃民骂道:“冤枉个屁!那些个笔杆子还得好好谢谢我,要不是我他们哪儿找由头写这么多文章啊”

    “照你这意思,那些个记者不发个锦旗给你都不能算完”郑桐笑道。

    “锦旗我不稀罕!”钟跃民道:“只要少在报纸上提到我就行!前一阵子周晓白给我介绍的那个女记者,叫什么来着”

    “叫米莱!”李栓柱提醒道,“长得可漂亮了!”

    “对,叫米莱。”钟跃民冲着前排骂道:“开你的车,漂不漂亮,跟我说的着吗”

    “哎哎”李栓柱赶紧坐直身体,不敢再说话了。

    “那个女记者还挺有本事,不知道从哪儿弄到了我在美国的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