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北宋》第七十三章 殿试

    赵祯看着赵毅的策论,也有些拿不准了,于是让人拿给身边的诸位相公们观看。

    下首站着的,都是大宋最位高权重的相公们。吕夷简最先说话:

    “我看此子,只是好出大言,泛泛而谈之辈而已。”

    吕夷简现在是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拜中书门下同平章事。就是宰相。

    他在朝中的威望很高,有他的观点在先,其余诸公也不和他争论。没必要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举子,去得罪宰相。

    谏官范仲淹却说到:

    “我觉得此子说的有道理,不管是火或者工具,都使人们脱离了愚昧。而我们先前,却从来没人去想过,怎么能不断的改善我们所使用的工具。他从此处立意,还是很好的,我觉得此子有大才”

    本来范仲淹不在中枢,国家政策方面他是无权发言的。但现在是国家的抡才大典,皇上赵祯特许满朝文武畅所欲言。

    而且范仲淹也是天下闻名的当代大儒,所以,他的话还是很有一些人认同的。

    参知政事宋绶说道:“我觉得吕相公说的有理,此子说法虽然新异,但文章中却无具体办法,只是泛泛而谈罢了”

    参知政事是副宰相。

    开封府推官,知谏院富弼和范仲淹看法相同,他说道:

    “我觉得此子有才,他是真的从民族盛衰去考虑了。既然有人提出来了,我们不妨先采纳,然后让他去试一试。

    如果真能创造出些有利于民的东西,那就重用他。

    如果创造不出什么,那就再罢免他也无妨。所以臣觉得可以录取他”

    本来仁宗还拿不定主意,听了富弼的话,他开心的说道:

    “嗯,彦国的话有理,那就这样办吧”

    彦国是富弼的字,皇上这话,就算是给此事定下了基调。然后他又看向了枢密使王曾,问道:

    “只是,该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名次相公你来说说吧”

    王曾现在是枢密使,很受宋仁宗赵祯的尊敬。

    王曾其人,幼时孤苦,善作文辞。

    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

    累官至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

    曾规谏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

    赵祯即位之后,他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用计智,驱逐了丁谓,朝廷倚以为肱骨重臣。

    后罢知青州。景祐元年,又召入朝廷,为枢密使。

    这是一个很牛的人物,光拜相就好几次,现在是枢密使。

    但是他不管是见识还是文采,都是很高的,所以当今的官家赵祯才问他。

    王曾想了一下说道:“若是论文采,十人中他只能排六七,但是他策论却不同于其余人,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可当第一”

    第一,那就是状元了,这可得慎重。不仅策论要言之有物,还要有文采,还要看他的德行,就是形象气质也不能差了。

    宋朝的状元,不光是在选才。更是在选一个全民偶像,所以形象气质也不能差了。要是天子选了一个猥琐的状元,那会被全天下人耻笑的。

    所以,有时候宋朝殿试选出的状元,并不一定就比探花榜眼有学识,也有可能是长得丑,才与状元无缘,便宜了后面的傍晚或者是探花。

    御史韩缜说道:“此子文采并不能力压众人。若是点为状元,恐怕其余士子不平”

    赵祯又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时,欧阳修出班说道:

    “这有何难,官家可在殿上出题,考教他们一番,则名次可定”

    于是赵毅和其余九人被叫到了皇上面前,赵祯说道:

    “你们的答卷我都看过了,每个人写的都很好,我不知道该评谁为第一。

    这样吧,你们每人现场写一首诗或是词,让我和在场的诸位相公,再看看你们的才华”

    十人互相看看,一时都不说话了。

    这你光说让作诗填词,也不说个主题,让我们围绕什么作诗填词这不是难为我们吗

    愣了一下,还是赵毅说道:

    “还请官家指一物为题”

    赵祯看着他,露出了赞许的眼光,头一次面对自己这个大宋的官家,这个士子倒是没有怯场,再返观其余人,则是差了些。

    赵祯接着说道:

    “昨夜,朕做了一梦。梦中,朕恍惚在一座高山上,伸手就能触碰到天上的云彩;又仿佛朕就是那山,云彩在朕的身边流动;山下还有巨浪翻腾,似乎在冲击着高山。

    你们,不妨就以山为题,写诗或填词都行,不限”

    好了,这有了主题就好办了。不就是写山吗这可难不倒大殿上的这些状元之才。

    有那才思敏捷的,当即就作了出来。其余人也不甘人后,纷纷写出了不同风格的诗词。

    有的是说山巍峨高拔,有的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梦见自己是山,又有巨浪来袭,说明官家是既仁慈,又有智慧……

    赵祯看九人都说了,唯独刚才,敢问自己主题的那个士子还没作出诗来。于是就问赵毅道:

    “你是哪里的举子怎么不作诗填词呢可是还没想好”

    赵毅本来正在犹豫,要不要把那首词令抄袭出来,这可是决定命运的时候啊。

    刚才那皇帝可是说了,十个人他不能分辨谁的才华高,这才又加考了诗词。也就是说,这是决定谁当状元的最后考试了!

    状元,那是远远不同于第二名和第三名的。虽然有时候状元的才华,并不一定就能超过榜眼和探花。但是,状元的前途却不是榜眼和探花能比的。

    那是一入朝就当宰相来培养的人才,起点比榜眼探花高了太多太多了。虽然说状元以后也不一定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