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三百九十二章 试犁

    林夫子捋须点头“王爷所言甚合我意。”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靖王见赵保国,本是瞧在赵二牛有功的份上,及给林夫子的面子之上,当然其中也少不了因其年纪尚小却破有谋略。

    今一出,倒越瞧越发顺眼,要说那赵钧大字不识,能制出驽来想来应是此子之功,人才呀还是个实干型的

    今他能研发这个,明就能研发那个,还小小年纪,能给他大周当牛做马好几十年呢。

    于是不由得礼贤下士,拉拉家常亲近一番。

    这嘘寒问暖的态度,搞得赵保国都有些想歪了,这靖王不会有龙阳之好吧笑得他毛骨悚然的。

    想想应也不至于,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靖王如此重视林夫子,他又是林夫子的学生,真有龙阳之好,也不会使他上来。

    这样一想便坦然了。

    待去赵府取犁的人回来,靖王就带着赵保国及林夫子还有一众亲卫随从出了府,往城郊庄子上去。

    荣侍卫长打发人去找了两个农户安排下去,才来禀“王爷,林先生,我已安排妥当,现在直接去地里耕田就行。”

    靖王点点头“好。”

    到一片田地,有两个农户牵着两头耕牛等在田坎处,荣侍卫长叫人过去吩咐两句,并把那一具新犁带过去,而后分别架上旧犁与新犁,两个农户便开始在清扫过积雪的农田里耕地。

    在牛鸣声耕牛缓缓前进,新犁与旧犁开始翻土。

    “王爷,夫子,请看。”赵保国指着田里的耕牛说“两种犁同时耕田,新犁明显比旧犁要快许多,调转方向时也十分灵活。耕地前进时田里的泥土也分落于两侧,这就减少了耕犁前进的阻力,无形中就增加了犁田的效率。”

    两头耕牛一前一后很明显,靖王与林夫子听着赵保国的解说,不由得点点头,虽说他们不精于农事,也能瞧出哪个更好用了。

    “新犁与旧犁相比,多了犁评和犁箭,犁箭的长度决定耕地的深浅,而犁评则支配犁箭的长度。”赵保国继续解释“犁评可能前后移动,推进时能使犁铧向下便能深耕,拉回时向上就是浅耕。如此一来,农户便能根据种植粮种的品类及田地的况来决定耕地的深浅。”

    他也照本宣科,虽说他种过地,也知道这玩意儿怎么用,可怎么个原理,他也是听他爹讲的。

    这时两个农户满脸喜悦的过来,靖王忙亲自问况。

    其中一个说“这新犁好用得很呢,不费力,就是我家婆娘,都能轻轻松松耕几亩地呢。下头的犁壁还能把大块儿的土块碎了,要用旧犁还用锄头再碎一回,节省了不少时间跟力气。”说着一脸言又止的期望。

    另一个则忍不住说“敢问这位老爷,这种犁,在哪里有得卖贵是不贵”要是能承受,他就咬咬牙买上一具,来年还能多垦几亩地,多收些粮食。

    靖王就转脸看赵保国,成本又不是他造的他咋知道。

    赵保国就连忙道“市面上目前也没有卖的,不过明年开必能用得上,至于价钱”他咋能定价就凑过去跟靖王说了成本。

    靖王面色就和洵得很“价格倒也不算贵,只其中犁盘上用了些铁,比旧犁贵上少许罢了。”这犁多好用他看也能看出来,想来农户用上此犁,人丁多的人家,多耕上十来亩地都不成问题,人丁少的,也能多耕两亩,这点多出来的铜子儿,相比较多收的庄稼,那完全不算什么。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