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少女狐狸与鱼》举三尺明月,借两袖清风(3)

    太守一个人在院子里喝闷酒,还摇了一地的桂花。

    文夫人知道丈夫心情不好,也不敢去打扰,倒是小桂子叫的开心,看庭前花开花落,漫天外云卷云舒。

    文彬知道父亲心情为什么不好,因为这几日大户们上报了各家的耕地位置和亩数,文太守便派人去核实了一下,黄老爷报的连深山老林都算上了,更有几家报的土地居然都交叉在一起,同一块地有三四个人上报。

    文太守发了火,要求重报,可你发火也没用,他们是地主不是地理学家,怎么能丝毫不差的把地理位置标好只能大体上说一个位置。

    这么一大体上那就大了去了,地图上指甲盖那么大点的地方实际上方圆几十里,我说这儿是我的,文太守你不信你自己去看,就算看了也没用,有本事那你就去自己量。

    文太守一拍桌子,量!

    这可苦了工部的一群小吏。

    工部是一个经常被我们忘记的部门,各类历史书籍或者改编的影视作品中工部往往就是一个名字,也不知道干啥用,实际上,工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

    历史上的灾难无非就两样,天灾**。这天灾分为旱灾。洪灾,蝗灾,地震等等。其中以洪涝旱灾最为多见。天灾之时便需要工部出手,哪个地方出现了旱灾,那就需要引水灌溉,引水灌溉是一项工程,工部需要策划,技术支持,甚至还要在现场监工。洪灾就更不用说了,大河决堤修堤筑坝,本就是工部分内之事。

    **往往指的就是军事战争,有句话叫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这是说明粮草的重要性。但是战争的基础却是军工。另一种说法叫军事工地,就是说这个地方打仗,那我要挖地壕,做路障,做掩体,安营扎寨。如果我要守城,那我就需要修城墙,送粮草那就需要修官道,这些军工后世就演化成工兵,再往后就改编成了某某工程局。

    那是不是工部就只管天灾**也不是。百姓要盖一栋房子,那不能随便盖,不能挡了主干道,也不能挡了阳光,现在管这一块的叫规划局,我盖得楼房牢靠不牢靠,这就需要质监,这个工地上安不安全,容不容易死人,这就需要安监,那我用的材料好不好,是不是假货,这就需要质检,这在以前也都是工部的事情,工部与民生也息息相关。

    现在我们常说的四九城,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提到的时候往往都跟王朝的兴衰挂钩,这一切的执行者就是工部,工部管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一个王朝的存亡。

    工部在文城不能算是个大衙门。九州大陆历史上各个王朝分六部:吏部、礼部、户部、工部、刑部、兵部。这六部在一个小县城里都各自有自己的司署。

    县丞管着吏部司、工部司、刑部司,一县主簿管着户部司和礼部司,兵部司交于城防营。

    太守大人统筹全局。

    昨日县丞老李带着工部的工头来找文太守诉苦。

    工部直属只有六个人,一般县城里建个楼,拆个庙还能忙的过来,你这一下子要他们去量城外数千里的土地,就算这六个人跑断了腿没有个小半年也根本完不成。

    于是文太守决定,加人。这皂吏们不是没事儿干嘛,去量,还有咱们县学的师生,不是要实践为主嘛,去量。好嘛,一下子就动了上百号人,这下人够了。

    刚开始还好,量的挺快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