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丑妇》第四百九十章 此子只能是天子门生圣人门徒

    第四百九十章 此子只能是天子门生圣人门徒

    闻府

    连凤丫拜见了闻老太傅,显然,老太傅也已经得到了消息。

    连凤丫就看到这个年纪半百的老人家,一向严肃的面上露出孩子般简单的笑,这是有个久经官场,半生岁月都在朝堂之中沉浮的老者,

    这样的老者,早就已经奠定了他稳重老沉的性子,但此刻,却因为一个关门弟子金榜题名的好成绩,笑得毫无负担。

    “恭喜闻老先生。”

    老太傅闻言,摸着胡须,颇有几分自得,却还口是心非:

    “那是你家阿弟,该老夫恭喜你才是。”

    连凤丫被这小老头儿眉飞色舞却还要口是心非的模样,险些逗笑了:

    “老大人我瞧您这嘴角啊,都快翘上天。”

    还装

    装什么呢。

    闻老太傅听着这话,却把脸一绷:“胡说!老夫半生沉浮,怎么会轻易在意功名利禄

    不过区区一个金榜探花而已,有甚好得意”

    连凤丫憋着笑……这小老头儿啊,她可说他得意了

    “是,您老人家教训的是,是我得意。”她说:“我家阿弟得太傅教诲,才有如今的成绩。

    名师出高才,此话果真不假。”

    “你这马屁精。”老太傅嘴上还是不饶人,老眼却笑得见眉不见眼,可见那是真的高兴坏了。

    一旁罗管家脸上的笑意也没有停过……他家老爷啊,从得到消息起,就畅快喝了两盏酒水了。

    前些时候,北边战事要紧,一来是盐引换粮的事情,二来是刑部尚书李开言的不作为,前几日太子殿下,随李开言,吴征一起回京,李开言的事情,必定是要经过陛下那边的。

    实在是李开言做得太过,心也太急,为了大皇子,在北疆那里的一切事情,都显得对太子殿下针锋相对。

    陛下治罪李开言是势在必行,朝堂之中,却有人作保,为李开言开脱,只道李开言业务不精,做事过于鲁莽,但也是一心为了陛下着想。

    这番话说出来,险些把老皇帝气炸,

    当天夜里,陛下叫了他去,指着桌案上的奏疏,气得大骂:

    “还有如此为臣子者!

    朕想治罪一人,还要看他们脸色”

    老皇帝当然不是看人脸色行事的皇帝,他大权在握,如今龙体安康,年岁是一步一步大了,但却还容不得别人指手画脚。

    “一个一个都当朕老了”

    老太傅才道:“陛下心中宏图大志,怎么是朝堂之上一些一叶蔽目的蠢笨之人可以看得懂。

    李开言之罪,要治。

    老臣以为,却不能在此时大动干戈。”

    的确,此时大动干戈,边疆虽然已经度过无军粮的安危,但还没稳定下来,再者,李开言实则不构成威胁,

    这人要是能够构成威胁,老皇帝也不会在那个节骨眼上,派他去边疆查太子失职一事。

    换个心思深沉的人去,太子殿下未必能够轻而易举拿下他。

    这也便是老皇帝没有在李开言一回京,就卸了他的刑部尚书的原因。

    “刑部为六部之一,李开言坐镇刑部大堂,有几年了”老皇帝侧首望老太傅。

    后者道:“过十年有余。”

    “提御史言官左晏青为刑部右侍郎,再提徐如为刑部左侍郎。”

    老皇帝眸色深沉。

    闻老太傅眼中精光一闪,眯眼打量桌案后的天子……这一招,不可谓不老辣。

    左晏青向来纯臣,直臣,提左晏青往刑部,位列右侍郎,这是在告诫那些心中有鬼替李开言开罪的那些人,他还没有老到掌控不了朝堂,要党争的,等他老人家百年之后吧。

    再把徐如调去刑部,位列左侍郎,徐如此人,老奸巨猾,不站队,却也不表态,为人处世,多为圆滑,几十年来,却也很少见到徐如吃亏不还报的事情。

    旁人很少能够摸清徐如的底。

    这便让刑部大堂里头的人,心中猜不透,到底是该拉拢还是该打压。

    一个纯臣左晏青,一个比泥鳅还滑溜的徐如……啧,这是在变相架空李开言……老皇帝是在告诉众臣,他能够留李开言在尚书位,也能够让李开言的尚书位坐如针毡。

    只怕,这比直接治罪李开言,降职罚俸还要让李开言不舒坦,屁股下的位置就跟老虎椅子一样,坐着就难以舒坦。

    朝堂中有人为李开言脱罪,那就是刑部多半已经站队去了大皇子那一边……老皇帝这轻而易举的一招,把大皇子经营了多年的势力,给瓦解了大半。

    “自古皇家,皇子们之间争斗,屡见不鲜。

    朕不愿意见到。如今朕出手,总比今后太子出手。”

    此话看似平平,老太傅心中却是一冷……皇家的斗争,最是惨烈。

    太子东宫之位,早就已经定下,可就是如此,依然抵不住其他皇子们的觊觎窥伺。

    “大皇子也是一时糊涂。”

    “他一时糊涂”老皇帝眼中泛着怒意:“他若是真有手段,朕何须替他收拾烂摊子

    &nb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