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杏花之寻亲》第四十三章 私人定制

    随着牛车越往前走,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尘土味便越来越清晰。而道路两旁的树,不仅是树叶,连树干似乎也蒙上了一层灰。

    看到这里,叶枫心里想,大概这就是古代的污染了吧。其他的东西尚未可知,只看这些树便知道了。

    只是,想都不用想,这个时空肯定没有相关部门对这种行为进行监管的。所幸的是,像陶家村这样整个村子都是从事烧制行业的应该很少。

    士农工商,商业排名这么靠后,许多朝代又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自然是不发达的。

    叶氏一家原本来得晚,所以坐在中间,好位置都给来得早的占了。千言却是不管这些的,由于个子小,年龄小,挤了挤便挤到了牛车最前头,盼望着下车。

    其实叶枫也想这样做,也不知道这牛车走了几个时辰了,他感觉自己的双腿憋屈的难受,想伸展一下。

    奈何车里空间实在是太小了。

    但他毕竟比千言大一些,算是半个大人了,也不好任性妄为的。

    只是,睡觉起来后他便没注意到,这一路上有对夫妻一直注视着他。那目光炽热,简直热切的能把人融掉。

    而那女的更是一度想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叶枫,好让他伸展伸展双腿。可是见叶氏那么宠他,想了想,到底是忍住了。

    别人家的孩子,她又有什么资格去宠爱呢。

    好在大约一炷香后,果如叶氏所说的,或近或远的地方渐渐地便开始有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窑洞映入大家的眼帘。

    待到叶枫看见一棵参天的大榕树时,满车的人都开始收拾包袱,准备下车。

    趁着人群都在动,叶氏趁机挪到了前头,把千言拽着。

    这丫头性子太野了些,却不知道停车的刹那牛车是有些不稳的,一个不小心,就要整个人栽下车去的。

    及至到了榕树下,牛车这才稳稳地停好了。

    于是,大伙纷纷下了车,拿出钱袋付了银子,又和车夫说定了“什么时辰出发,依旧在这里等”之类的话,大家便各自散了,各自去村里寻自己的目的地。

    下车的时候,叶枫只觉得腰也酸,腿也胀的,坐了这么久的车,他实在是有些坐不下去了。

    看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是再不会错的。要是今天这段路好走的话,且不说可以节缩路途时间,就是舒适度也会大大提升的。

    伸了懒腰,踢了踢腿,叶枫这才觉得舒服多了。

    只是这里的空气实在是不敢恭维,闻着不怎么舒服。不过倒也无所谓,反正他们又不是住在这里,不过是偶尔来办正事罢了。

    陈继兴走在前面带路,朝着自己熟悉的窑洞走去。

    看他那坚定不疑的样子,叶枫便知道陈继兴这应该是去他一直光顾的那家去。

    很多人都是这样,面对质量和价格都差不多的商品,会有自己的偏好和选择。

    叶枫一边走一边跺脚,因为他总感觉右腿还是麻木的。一边走,一边剁,虽然有似针扎,这样倒是能缩短一点难受的时间。

    随着越往里走,叶枫觉得像是一下子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基本都是以户为单位在烧制陶器,所以家家户户都是敞开着大门,路过的时候便可以看见满院子的各式各样的陶器。

    另外,有些已经烧制好了的,则在阴凉处摆着摊子,由半大的孩子守着,等顾客上前挑选。

    叶枫原本也想去逛一逛,挑一挑,因为这让他想起了旅行的感觉。可惜,他知道时间紧,任务重,这次是肯定不行的了。

    因此只跟着陈继兴后面,想早点见到烧制师傅。

    “姐夫,我们是去哪里,是去你经常去的哪家吗”叶枫问道。要说这一家住的地方离大榕树是有些远的,也不知道陈继兴是怎么找到的。

    “我们是去陶师傅家,不是我常去的那家。我常去的那家都是卖成品,所以价格相对便宜一些。咱们今天是去业内有名的陶师傅家。他的手艺极好,据说已经传了好几代了。”

    又怕叶枫还未理解自己的意思,陈继兴便继续补充道:“虽然陶家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烧制陶器,但只有姓陶的师傅的手艺才是世代流传的。其余的,都是后来搬过来的。对了,我们要去的这家家主姓陶,单名一个尽字,你们待会儿叫他陶师傅就行了。”

    看来,这是去私人订制啊,叶枫心里想到,这件事陈继兴果然是上了心的,要找就找最好的。

    只是,陶师傅这名字也够奇异的,陶尽陶尽,他是真的要把陶土都陶尽么

    不知道怎么的,叶枫无端端地就想到了前世里小学时学的那篇古诗,《陶者》。

    又过了大约一刻钟,叶枫远远地就看见一座农家小院。和一路上所有的农家一样,大门大大地敞开着,很远便可以看见院子里摆满了烧制好的瓦片和一些还未来得及烧制的模具。

    而从器型来看,多是厨具之类的东西。

    及至走近,便看见一个面庞有些黑红的中年男子正低了头摆弄模具。大约是刚从窑里出来,头发上蒙了一些灰尘,连眉毛上都是。

    兴许是听见了几人的脚步声,中年男子微微抬了头,看了几人一眼,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了,又继续摆弄他的模具。

    叶枫这才发现,与其说是中年,也只是依稀罢了。

    现在看来也许就三十许人。

    就如叶氏,下地干活的时候看着像三四十岁的人,其实还不到三十岁。辛苦的劳作总是让人看上去显老,岁月最喜欢欺负这一类人,因为他们往往不注意修饰自己。

    而至于那些所谓的不显老的人,除了天生丽质的成分外,多半是钱堆出来的效果。养尊处优,保健食品,心情舒畅,占了这几样想来人多少都会更显年轻的。

    “陶师傅,生意兴隆啊。”陈继兴的前脚还未迈进大门,倒是率先打了一个招呼。

    看来,这就是陈继兴所说的陶家村的土著陶师傅,拥有世代相传精湛的烧制手艺。

    走近了叶枫才发现,这陶姓师傅生着一双大手,也许因着常年劳作的缘故,双手长满了老茧,指节间异常凸出,但脸上却是一团和气。

    那笑容的感觉虽然带一点市侩和精明,又有些程式化,谈不上什么感情,但总归不会让人感到讨厌。

    见几人相继进门,陶师傅这才直起腰打了招呼,看来是有生意上门。他这里不走成品路线,且不是住在村口,因此,不了解他的人,是不知道这里的。

    也就是说,陈继兴今天来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私人定制一些器具的。

    只见他从一堆模具中抬起头来,满脸堆笑地说道:“陈老弟,好久不见,最近可好这回有什么需要烧制的你且说说,我看能不能做得出来。”

    说完,对陈继兴身后的叶氏以及叶枫、千言三人也是礼节性地微微一笑。叶氏微不可见的稍稍侧了侧身,也不知道算是回礼,还是回避陌生男子的直视。

    果然是生意人,既问候了对方,又顺带问了对方来此的目的,避免空洞的闲谈。且没有大包大揽,说些自己什么都会的话,倒是让叶枫对他的第一印象极好。

    陈继兴因答道:“这次啊,除了要买二十个陶碗外,的确是有些新花样需要烧制。这样,陶师傅能否抽空看看”

    闻言,陶师傅倒有些意外,听陈继兴口气明显是带了图样来的。对于陈继兴,他倒是不熟,只见过一两次罢了,只不过是生意人天生的敏锐让他想起来罢了。

    来他这里的人都是些有想法的人,渐渐地他烧制的东西就不再只是限于厨具之流了。只是,像陈继兴这样亲自带来图案来的倒是几乎没有。

    虽然来找他的人多半是想搞些与众不同的器具出来,但他不想这门手艺失传,所以也坚持接一些厨具甚至瓦片的订单。只可惜,哎,到目前为止还是膝下犹虚,也不知道百年之后将这门手艺传给谁。

    陶师傅便说道:“碗是小事,我这院子里就有不少的样品,你选选,选好了我下午就给你入窑,你明儿来取就是了。或者,我屋子里也有一些现成的,你们可以去挑选挑选。有中意的,直接带走就行。”

    看来,这陶师傅也是个灵活的,准备了多种可能,不会让顾客的选择太过单一。

    相比前面几家,叶枫是更愿意在这里购买的。

    何况来之前大家就商量好了的,这碗是要现成的,拿回家就可以用。今天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烧制花盆。

    陈继兴便对叶氏说道:“你带着千言去挑选碗吧,我俩在这里谈烧制花盆的事。”

    闻言,叶氏自带了千言去挑选碗去了。

    陶师傅也顾不上手里的泥,一脸真诚地说道:“陈老弟,你们要烧制花盆那这花盆你需要什么形状的有什么花样的要求吗还有就是,需要多高尺寸的如果没有想好,我家后院里倒有一些模具,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看看再做决定的。”

    听陶师傅这般说,陈继兴看了看叶枫,示意他自己拿主意。他对花样啊图案什么的实在是缺乏兴趣,且也实在是没有任何想法,因此先前几人讨论研究的时候他并未参与。

    倒是叶枫,听这位陶师傅一说话,便知道是个专业的,看来的确如陈继兴所言,平日里是曾烧制过花盆的,因向前道:“陶师傅,我的确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也带了图样过来。但陶师傅你刚刚说后院里有现成的模具,既然这样,那就带着我们瞧瞧吧。如果有中意的,竟不必麻烦,直接选好就是了。”

    如果不行,到时候再按照自己的器型要求和图案烧制就是了。再说了,多看看别人的,说不定会有什么新的启发。

    “小哥,这边请。”陶师傅说道。又对陈继兴做了个手势,“这边请。”他明白,眼前这位看着不过十来岁的半大小子才是今天拿主意的人。

    说起来,他自然是希望叶枫能够在自己的模具里找到中意的花盆,要不然,按照他自己的想法重新制作模具,说起来还是很费时间的。

    有些人想烧制独一无二的器具,却又不愿意花那份钱。

    不过几步路,三人来到了后院的一间屋子。

    这间屋子真的是太简陋了,不过是竖了几根柱子,顶上用茅草搭了个棚。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模具,有各类碗碟、陶罐,也有茶壶、茶杯,当然也有叶枫想要的花盆。

    这些模具应该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做成的,故而十分逼真,只是没有烧制罢了。

    这些东西多则多也,只可惜,在重点看了花盆之后,没有自己想要的。

    这里的花盆多多少少和陈继兴之前在杂货铺子里买的那个有些相似,都是那种器型,且也无一例外,底部都没有透气孔。

    想必,这个时空的审美标准与现代还是不一样的。很明显,这些花盆都是以实用为准,而叶枫的花盆是以好看为最重要的特征。

    虽然有些麻烦,没有现成的模具,所需花费也会大很多,不过这样也好, 要是成功制了出来,那就是独一无二的。

    在现代,人们总说音乐无国界。

    但其实,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是没有国界的。

    想了想,叶枫便直接对陶师傅说道:“我刚刚仔细看了看,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花盆。我需要的花盆大概有四种,师傅你这里有纸和笔吗”

    陶师傅看叶枫一脸认真的样子,当即也认真起来,他一向是个精益求精的师傅,遇到新花样,常常变得十分兴奋,因一边说:“有的有的,你稍等,我进去拿”,一边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看来,那里才是日常居住的地方。

    不一会儿,陶师傅便拿来了纸和笔。

    笔和墨都是最普通的那种,叶枫看不出好坏。倒是这纸,叶枫知道是比较劣质的。

    不过也没有关系,他不过是要画一些最简单的器型以及图案花样,最主要的还是结合语言进行描述。

    当下便用简笔画的形式细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