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杏花之寻亲》第二百二十三章 第一届全国寻亲大会(二)

    说完,康氏便由人扶着下台去了。

    原本,她是不打算上台来抛头露面的,因为实在是没有必要。就如叶枫所说,工作分为台前和幕后,他们只要做好后面的事情就是了,一样是在帮人。

    可是,白知县亲自来请了她几次,说的言辞恳切的,又明里暗里暗示,若是她去了,他会更加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想了想,康氏便觉得这对自己来说不算什么,不过是分享一些自己的真实体验罢了。

    若是能换得知县大人的支持,也值了。

    等众人的情绪酝酿的差不多了,白知县再次登台致辞:“我就不耽搁大家的宝贵寻亲时间了,只是,有一件事情需要特别说明,那就是请大家遵守秩序,请大家尊重我们的志愿者。他们为了准备此次全国寻亲大会,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休息了,且晚上还要学习,非常的辛苦。”

    “我们的志愿者马上就要带着大家开始寻亲,若是乱了秩序反而更乱,也需要等更长的时间。所以请大家排好队,听从指挥。现在,我宣布,陈家村第一届全国寻亲大会现在开始!”

    众人听了白知县的话,心里明白现场这么多人,光是乱挤的确是办不了事情的,于是都乖乖地坐在站在原地不动,等着志愿者们的安排。

    只是,他们心里却是十分忐忑的,毕竟这么多人,何时能够轮到自己啊在这里住的时间越长,也就意味着花销越多。虽然他们此刻住的屋子不要银子,但是吃的却是要给银子的。

    虽然便宜,但多是也是钱。

    不过,这也不怪他们,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里的运转情况,更不知道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叶枫和各个志愿者这几个月来的努力。

    此外,各个县都派了官府代表来,此刻就在一旁候着,若是那亲人就在现场,自然最好。若不在的,志愿者们便会将汇总信息让这个代表带回去,在本县继续开展寻亲活动。

    而且,丽群会也在几天前商议好了,取了几千两银子出来准备着。经官府核实,若是家庭实在是困难的,她们会资助十两银子。

    其余的,当地官府估计也会表示的。毕竟年初的时候朝廷便下了命令,想来他们是有相关预算的。

    就在众人被忐忑、焦虑、期待、不安等各种情绪包围的时候,他们身边的人已经陆续被志愿者叫走了。这些人先是报了自己来自哪里,便被负责不同区域的自愿者领走了。

    看着身份越来越多的空位,和那些挂着小卡片的前面越来越多的人,他们的心到底算是安稳了一些。

    就这效率,还是很有希望的。

    然而,好消息还在后面,很快,就听到了好消息。今天的首例寻亲者,成功了。

    一声包含着委屈、兴奋、激动和怀疑的尖叫声中,陈家村全国第一届寻亲大会第一个找到孩子的家庭诞生了。

    周根生和婆娘李桃花来自卢县。

    这卢县离青山县说远不是特别远,但是肯定不近的。而且两口子只是老实巴交的佃户,靠着佃田地过日子。而这一来一回自然是要花不少银子的。

    卢县官府受不了朝廷的压力,先是将青山县拿来的寻亲信息核对了一遍,结果还真帮不少人找到了孩子和亲人。只是,周根生和李桃花的独子周小宝却没有找到。

    说来也奇怪,二人自从独子周小宝被花子拐走了后,无论怎么努力,就是怀不上,于是村里便开始传说,二人命中只有小宝一子。

    最后,卢县官府想了想,反正也要派代表过去拿回本县的被拐婴孩信息,那就顺便捎上夫妻俩吧。

    就这样,周根生夫妻俩这才省了不少麻烦和波折,更是省了不少花销,没花一分银子便跟着官府的车到了陈家村。到了这里,又在志愿者的安排下,住进了免费的地方。

    夫妻俩这么多年不过存了几两银子,想着这里的物价肯定昂贵,于是做好了将银子花光的准备。哪知,这里的饭菜叫什么套餐,是特别针对他们这种贫困家庭的人准备的,一个肉菜,两个素菜,一碗面片,加起来不过二十文。

    要知道,先不说味道如何,村口那两条街上的铺子,据说光是一碗面片就要二十文的。

    更惊喜的事还在后头呢。

    夫妻俩报了来自卢县后,就被一个志愿者引到了一处,这里先是竖着一个大大的木牌,上面写着一个奇怪的字符“l”,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然后便有另外的志愿者上前,详细询问了周小宝的信息。

    当李桃花不知道第几千遍描述着周小宝的信息,说道“左手只有四根手指头”时,没想到根本不用她继续说,那志愿者惊喜地接道:“但右手却不灵活,所以惯用左手写字吃饭。头上有三个旋涡……”

    闻言,李桃花赶忙道:“你说的就是我儿,你说的就是我儿啊,他在哪里”

    接着,这名志愿者便高兴地领着周根生和李桃花来到同样竖着一个“l”字样的房间,里面却是有孩子也有大人。

    虽然屋子里的人很多,可是周根生和李桃花不过看了几眼,便很快将目光锁定在了一个大约十岁左右、瘦瘦小小的孩子身上。那孩子也感受到了两道灼热的目光,局促地站了起来,望向夫妻俩。

    只一个眼神,周根生忽然泪流满面,他心里确定,这就是他的宝贝儿子,周小宝。

    这些年,他因天旱交不够租子被饿得肚子疼的时候没有哭,因为与地主家发生纠纷被打的皮开肉绽的时候没有哭,可是,此刻望着孩子的眼睛,他却哭了。

    就这样,一家三口搂在一起大哭,哭得撕心裂肺的。旁边的人却都笑了。谁说哭就一定是悲伤的表现

    很多时候,真正悲伤的时候其实哭不出来的。反而高兴,才会大哭。

    而且,陆陆续续地,自愿者们已经帮不少人找到了家,所以见惯了这样的场景。他们打心里自豪和骄傲。

    卢县官府来的代表简直目瞪口呆,他们花了那么多精力帮助周根生夫妻俩寻找孩子,却一无所获,人家陈家村的志愿者不过花了几分钟而已。

    “儿啊,娘终于找到你了,以后娘再也不会让人分开我们了。”李桃花紧紧地抱着周小宝,一刻都不愿意离开。

    就在周根生夫妻俩找到孩子的时候,在“m”字样区域的志愿者也帮助一对远道而来的夫妻找到了丢失十年之久的女儿。

    这对夫妻住的却是很远,来自京郊,男的姓马,女的名字不详,只知道村民们叫她周大婶。夫妻俩都已四十多了,加上生活艰难折磨,看上去倒像是五十多了。

    原本这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因为周大姐一进门不久便怀孕,次年便生下了大儿子。哪知生儿子的时候伤了身子,周大姐从此一直没有动静,直到三十岁的时候忽然怀孕,次年春天生下女儿春花。

    因为是老来女,且二人到了这个年纪,心里都清楚此后要再生孩子怕是难了,于是更加疼爱春花。家里虽然不富裕,却也是温饱自足。

    现在儿女双全,也算是幸福。

    哪知祸从天降,过年的时候,夫妻俩带着女儿去赶集,却被花子设计骗了。等夫妻俩反应过来,女儿春花已经辗转被卖到了几千里外的地方。

    这也是为何夫妻俩一直找不到人的缘故。

    刚开始,夫妻俩觉得花子们会将女儿卖到那些肮脏的地方去,于是忍着羞一家窑子一家窑子的逛。见状,那些不知情的便开始讽刺,说什么真是怪事,见过逛窑子的没见过夫妻俩一起逛的。

    后来,许是知道了夫妻俩的故事,便不再讽刺,倒是一心一意地帮忙,直将京城大大小小的窑子搜了个遍,却没有春花的踪迹。

    那段时间,京里的窑子一度陷入了恐慌,因为总有人上门不是为了玩乐,而是帮人寻找孩子。偏偏她们还不敢拒绝,因为这事官府也知道。

    虽然没找到人,但夫妻俩既喜又悲,喜的是女儿没有被卖到这种脏地方,悲的是不知道女儿在哪里。

    好在儿子已经十岁,又不是娇生惯养的,便自顾自过着,最后还拿着家底去租了一个铺子,靠着祖传的手艺开始卖卤肉。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艰难,一个小孩,根本没有人相信,又或者总是被地痞盯上。

    夫妻俩见状,心知这样也不是办法,便暂停了寻找春花,一心一意做起卤肉生意来。再悲伤,也是要活下去的。

    马家祖传的手艺可不是虚的,这卤料由几十味中药组成,卤出来的肉味道十分好。这不,马家虽然丢了女儿,但卤肉生意却是做的极好,不过几年便买下了铺子,存了不少银子,又给儿子娶了媳妇。

    等媳妇生了孩子,又能出来看顾铺子的时候,周大姐便对她儿子说道:“如今即便是离了我和你爹,你俩也是能过下去的了。我们天天在这里大吃大喝的,你妹妹却还不知道在哪里受苦。一想到这个,我的心就跟刀剜似的痛。我和你爹商议好了,明日便出发去寻找你小妹,你俩就守着这个铺子好好过吧。”

    不管夫妻俩如何劝,马大叔带着周大婶到底是离了京城,一路南下,寻找孩子。也是她们运气好,朝廷正在大力打拐,又在帮着寻人,所以,他们觉得自己更有信心了。

    一路上,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极其不规律。加上风餐露宿的,周大婶不幸染了风寒,为了赶路,她隐瞒着没有说实话,最后越来越重,加上原本就思女心切,最后连神智都不清醒了。

    阴平上次南下的时候正好遇上衣衫褴褛的夫妻俩,便起了恻隐之心,让夫妻二人搭了自己的马车一路南下,这才顺利到了陈家村。

    由于周大婶神志不清,志愿者便有些担心她说不清孩子的特征,因为马大叔虽然清醒,却不知为何有些口齿不清的。想了想,志愿者们便为夫妻俩安排了住宿,又找大夫看了。

    最后,这大夫说周大姐并无大碍,想是一时想不开才这样,若是能找到女儿,指不定就好了。

    听完大夫的话,志愿者们卯足了劲帮忙,在几万条信息里努力甄别。只是可惜,一直到昨天晚上都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