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群还是对导盲犬乘车的事情比较操心。加大了硬座车厢的巡视流动力度。这一次他和张警长同时经过4号车厢时,看到王蒙蒙正在对日本朋友进行垃圾分类教育,不由的驻足观看。“瘦翻译”立在一旁逐句翻译给日本学生,日本学生有的摄像、有的拍照、还有的在本上记着。看得出来王蒙蒙还是下了一番苦功的,他正在给大家背诵中国上海垃圾分类的顺口溜:“垃圾分类就是好,蓝红黄绿干湿分。蓝色回收又能卖,红色有毒又有害,绿色剩菜瓜果皮,黄灰桶里放其他。人人一定要记下,美化环境靠大家。”“瘦翻译”逐句进行了翻译,看到王蒙蒙背的这么流利,那些日本学生纷纷地鼓掌致意。王蒙蒙看到刘群和张警长也在观看,声音更提高了一些,道:“我们列车在车厢前部设置了4个垃圾袋,请朋友们将垃圾分类后放入垃圾袋内。”“瘦翻译”进行了翻译,但是随后他就用中文向王蒙蒙道:“再次感谢列车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了垃圾分类的服务,但是很遗憾地告诉您,这一批的日本学生此次研学旅行,同时还要进行一种生活训练。您听过《断舍离》这本书吗”王蒙蒙显然被问懵了,:“没有看过。”在不远处的刘群赶忙走了过来道:“你的这本书我看过。‘断舍离’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作者认为‘断舍离’之后才能过简单清爽的生活。‘断舍离’一词出自日本的山下英子所着图书《断舍离》。不过,这本书难道和这次的学生的研学旅行也有关系吗”“瘦翻译”耸耸肩道:“是的,这次学生研学也是要培养他们一种‘断舍离’的生活观念。”刘群在一旁道:“《断舍离》这本书很好看,而且其中有一段我是记忆最深刻的,还有是......”“瘦翻译”赶往制止刘群的话:“列车长,请您稍等一下,我想让学生们一起听您讲话,在中国听到中国读者的话,我认为会让学生们加强对《断舍离》这本书的理解,您觉得可以吗”得到刘群肯定的答复以后,“瘦翻译”又向两名老师传话,60名朋友又全部起立看向刘群。刘群道:“‘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从加法生活向减法生活转变的生活方式,主张由行动变化来改变生活的状态和境界。”到这里的时候,张警长凑到刘群身边轻声对他道:“你在咱们中国宣传日本文化不太好吧!”刘群也轻声对他道:“警长,你听我完全部的话,再做评判好不好”刘群继续朗声道:“山下英子女士在来中国的时候,曾经专门告诉中国读者,‘断舍离’的思想根源其实源于中国古老的典籍——《老子》中的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下。意思是寻求真理的人应该逐渐减少自己对任何人、事物的主观依靠意识,每个饶思维都具有局限性,需要尽量的减少干扰,用极简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领悟其中奥妙,达到圆满的境界。山下英子女士也很喜欢中国读者提出的’减法生活、自在人生’的口号。其实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断舍离’的。比如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过,我简单几句可能背的不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代家居住的地方几乎是家徒四壁,也是一种极简主义,在这种简陋环境中,才能够找到人生真正的乐趣。”“瘦翻译”在一旁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对刘群道:“列车长您的这些话太好了,太经典了,太精辟了,不过,很遗憾,我都听不懂,所以没法儿翻。”刘群笑了笑,道:“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给我们后辈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我刚才听你,要进挟断舍离’教育,我们的列车员提倡垃圾分类和你们的学生主张断舍离教育之间有必然联系吗”“瘦翻译”赶忙道:是这样的,我没有清楚,这次这批学生通过来中国研学的同时,还要接受‘断舍离’教育,由那两名老师负责,其中有一项就是要把生活中自己产生的垃圾带回国内的学校进行比较,这也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所以非常感谢您们准备的垃圾分类,但是看来我们是用不到了。另外,其实我们在日本国内外出时产生的垃圾,除非需要立即扔掉、且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大多情况都要带回家中之后,进行分类才会处理的。”“瘦翻译”一番话,惊住了在场的所有人。刘群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