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匠户制度,沿袭了伪元,将人户分为民、军、匠三等户籍,一旦确认了户籍,子孙除非皇帝下旨改变,否则子孙也都是一样的户籍。
在军籍中,因为要制造军械,这便造成在工部、兵杖局和各都司卫所管辖的军器局里,也有服役的工匠,称为军匠。
工匠的地位在大明一直很低,这自然让他们成为官吏剥削的对象了,军匠也是工匠之一,自然也不免俗例外。
而军匠的来源,除了开国时候,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因为夺天下时所制造军械的工匠及其子孙以外,其他就是靠大明在军事战争中,受伤残疾而不能上战场的兵卒补充。
那些兵卒,不能上战场,只能做地位卑微的军匠,按照制作流程,制作火器,从而换取维持生计的钱粮。
而这些微薄的钱粮,还要被那些根本不把军匠放在眼里的官吏一层层克扣。
可想而知,这些兵卒出身,半吊子水平的军匠,能怎么用心去制作火器了。
对他们而言,只要火器能用,不会轻易炸膛,那就可以了,再加上他们只是为了追求数量的赚钱,质量自然差。
而他们这样做。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改进火器的心得,工部这个肥缺部门都这样,更何况是那些在各地卫所过着苦哈哈日子的军匠,由此也可想而知大明军械烂到什么地步了。
张进德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军匠,虽然他曾经是为大明立过不少功劳的勇士,否则也不会被安排在工部做军匠,恐怕早被安排进地方卫所了,但是地位低下、钱粮又被克扣得很少的军匠,早就让他忘了当兵时是怎么骂那些做垃圾军械的军匠了,转而自己去做那个坑害前线作战兵卒的苦哈哈军匠了。
当张璟旁敲侧击张进德,再加上邓健又告诉他军匠过得是什么日子后,他也就明白为什么张进德做了这么多年火铳,为什么一点儿制作心得都没有的原因。
生活就这么凄惨了,一般人而言,谁还有心思去研究东西,搞发明创造
恐怕造军械的时候,他们心里想得不是每天吃喝问题,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你们也都和张进德一样,都没什么可以改进自己所制火器的心得吗”张璟不信邪的抱着一丝希望,又问了一句其他军匠。
只是,除张进德外的其他九个老军匠,都给了张璟绝望的回应。
他们相互看了对方一眼,而后才一起缓缓摇了摇头。
确实,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人都四十大几岁了,多数都是伤残军卒转业的军匠,只有两个,是家族代代相传的工匠。
不过,很显然,这两个都不是技术精明的工匠,若是技术好的,恐怕早被工部大价钱卖给九边卫所去了。
那些卫所,为了自制自用的火器质量上能有点保障,可都是花了大价钱,去挖工部和兵杖局的墙角的。
而工部和兵杖局,对此涨这些事情都是听之任之,左右不过是些地位低下的工匠而已,就算没了,直接给朝廷报逃亡或者暴毙都行,毕竟他们到了卫所,各地卫所也都会给他们造新一个的军匠身份。
至于他们自己,只要保证自己的军械产量完成朝廷需求,这种轻松白赚外快的事情,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当然,内廷卖工匠,卖的不是很好,而工部,却是把自己能卖的工匠,多数都卖出去了。
剩下的不是因为年轻,技术不扎实全面,就因为他们是伤残兵卒来的,这些工匠都是各地卫所绝对不要的,而工部也因为要完成朝廷监督的军械量,才留着他们在军器局的。
这么搞,也难怪军器局好久没研发出好的新式火器了,有能力研发火器的都卖了,不搞研发而专门制作火器,怎么可能会
猜你喜欢
- 宇丑
- 【2017历史新纪元征文】参赛作品 分享书籍《大明好国舅》作者:宇丑 分享书籍《大明好国舅》作者:宇丑
- 任国成
- “崇祯,别急着上吊,只要把女儿给我,我带你杀出北京“李自成,这座北京城就留给你了,好之为之吧“多尔衮,我陈越有朝一日必定打进东北,把你满洲人赶到北冰洋,去和爱斯基摩人为邻 穿越到崇祯末年,遇到了崇祯的女儿坤兴公主 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却要担负起整个国家。
- 澹博雅
- 想要挽救正在走下坡路的大明,只在巴掌大的一片折腾怎么行?徐穆表示,自己这冒牌的小国舅最后硬生生地成了各国尊敬的“先知,成了被抬进“先贤祠”的第一人,一把胡子的徐太师摸摸下巴,怎么就那么心虚呢。
- 任国成
- 【2019历史网文之王大赏】参赛作品
- 巨火
- 明末乱世,时空旅行者与秦淮八艳不得不说的故事。
- 珑公子
- 他是她的小舅舅一个控制欲强霸道老男人和小女孩的故事
- 阿槐舅舅
- 一个油嘴滑舌的小故事
- 大舅舅
- 苏安暖傅嗣年大结局是什么念你如影随形的作者是大舅舅,全文讲述了苏安暖爱了傅嗣年整整十年,他如愿的当上了傅太太,可是结婚三年以来,她却受尽冷漠,饱受孤独,当她的孩子死了,父亲死了,同傅嗣年的爱也死了“傅嗣年,现在回来 苏安暖的话还没说完 傅嗣年直接挂了电话 电话挂的瞬间,苏安暖听到苏嘉宁在那头用甜腻的
- 小强
- 看了maliangzi5写的】不禁让我想起最早以前看 过的一篇文,大体是舅舅叫在读书的小侄子来干他老婆,中间有用望远镜在偷窥 最后结尾还有红酒什么的,比较哀伤的结局,这篇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但又不知 道叫什么名字!由于不知道,所以我干脆也写一篇月经帖。写得比较粗鲁,却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