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通州,北运河段,漕运繁盛,是北方屈指可数的内河船运。
漕运在中国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候。
《汉书》有,“又使天下蜚刍挽粟,起於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锺而致一石……欲肆威海外,乃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辟地进境,戍於北河,蜚刍挽粟以随其后。”
这说的是秦朝,通过北运河,给北方边地将士,运输军需物资。
到了后汉初期,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淮陵侯王霸,“又陈委输可从温水漕,以省陆转输之劳,事皆施行”。
而汉末曹操掘泉州渠北征乌桓,大破塌顿于柳城时,也是“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虐渠。又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
虽然那时候,北方漕运没有大规模的挖掘运河,但北运河段的诸多自然河流,早就被聪明的古人所用了。
到了辽国时,辽人窃据燕云十六州,将当时成为燕京的京师改为南京,北运河的漕运对于辽的南京便十分重要了。
故而,辽国的奇女子萧太后,下令开挖运粮河,自辽东辽阳输送大量粮秣以供应南京,漕粮从营口入渤海,到天津沿潞河一线向南京转运,在张家湾渡头,转萧太后河入辽国京师,也是因此,北运河段的张家湾渡口就开始成为北方漕运枢纽,历经伪元,时至今日,更是越发重要了。
作为漕运北端枢纽,繁华的通州张家湾渡口,依旧是“官船客舫,骈集于此,弦唱相闻,最称繁盛”。
即使漕运南方,因为山东、河南的灾情,沿岸漕军不断搜集船只,用于运救灾粮食,但这却依旧是丝毫不影响张家湾渡口的繁盛。
毕竟,漕军那帮漕运水卒,搜集船只,也只敢找普通百姓和一些没背景的富户,强行借船。
其他那些有背景的富绅官老爷,除非人家自愿带船赈灾,否则借漕军那些兵将胆子,上门借船被拒绝后,都不敢再提一个借字。
故而,南方到山东地界,就算漕军急着借船只运粮,但依旧有大量的船只,在运河上运载着其他货物,南北的商业运输,丝毫不受那些运河上粮船的影响。
渡口上,张家湾巡检司的人,不断巡视着,寻找着混迹在人流之中的不轨之徒。
随着山东灾情的发生,不少灾民已经躲避了朝廷的层层拦截,进入了顺天府地界了。
只是,这些北逃京师,希望在京师活下去的灾民,显然是想错了,京师虽然是大明都城,但此时也没有多少多余的粮食,来救济他们。
毕竟,京师的粮食,也多赖南方供给,而山东、河南等地的灾情一开,京师能先忍着让江南漕粮先运去山东,不和江南要漕粮就不错了,还想要京师匀出粮食给灾民,明显十分困难。
而想在京师等朝廷救济的灾民,如今等不到救济,自然生活穷困,无衣无食了。
他们有的人能够在京师找到事做,勉强维持;有的人还能继续回到山东家乡,等待江南的赈灾粮……
可大多数人,却是回也回不去,也在京师找不到事情做,不想被饿死的话,最后只能去偷去抢,以此求一条活路。
所以,这些日子,自皇帝大婚后,顺天府上下可是忙坏了,所有的差役齐出,去抓捕那些违法乱纪之人,直接抓得把牢房都填满了,不够用了。
而张璟的熟人顺天府知府胡维霖更是没得一刻功夫闲下,基本什么事都没做,就是整天在公堂上,去审理那些鸡毛蒜皮的偷抢案子。
渡口上那些巡检司的人,此时要查的,也就是那些在渡口
猜你喜欢
- 宇丑
- 【2017历史新纪元征文】参赛作品 分享书籍《大明好国舅》作者:宇丑 分享书籍《大明好国舅》作者:宇丑
- 任国成
- “崇祯,别急着上吊,只要把女儿给我,我带你杀出北京“李自成,这座北京城就留给你了,好之为之吧“多尔衮,我陈越有朝一日必定打进东北,把你满洲人赶到北冰洋,去和爱斯基摩人为邻 穿越到崇祯末年,遇到了崇祯的女儿坤兴公主 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却要担负起整个国家。
- 澹博雅
- 想要挽救正在走下坡路的大明,只在巴掌大的一片折腾怎么行?徐穆表示,自己这冒牌的小国舅最后硬生生地成了各国尊敬的“先知,成了被抬进“先贤祠”的第一人,一把胡子的徐太师摸摸下巴,怎么就那么心虚呢。
- 任国成
- 【2019历史网文之王大赏】参赛作品
- 巨火
- 明末乱世,时空旅行者与秦淮八艳不得不说的故事。
- 珑公子
- 他是她的小舅舅一个控制欲强霸道老男人和小女孩的故事
- 阿槐舅舅
- 一个油嘴滑舌的小故事
- 大舅舅
- 苏安暖傅嗣年大结局是什么念你如影随形的作者是大舅舅,全文讲述了苏安暖爱了傅嗣年整整十年,他如愿的当上了傅太太,可是结婚三年以来,她却受尽冷漠,饱受孤独,当她的孩子死了,父亲死了,同傅嗣年的爱也死了“傅嗣年,现在回来 苏安暖的话还没说完 傅嗣年直接挂了电话 电话挂的瞬间,苏安暖听到苏嘉宁在那头用甜腻的
- 小强
- 看了maliangzi5写的】不禁让我想起最早以前看 过的一篇文,大体是舅舅叫在读书的小侄子来干他老婆,中间有用望远镜在偷窥 最后结尾还有红酒什么的,比较哀伤的结局,这篇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但又不知 道叫什么名字!由于不知道,所以我干脆也写一篇月经帖。写得比较粗鲁,却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