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娘的上下五千年》第十章 县学,教习

    公元前170年,文帝十年。临邛县阴阳家的县学里来了位教书先生。

    几十年的县学办下来,已经渐渐成为了各地的一种常态,五六岁的娃娃,大多数都会送到阴阳家的县学里开蒙,一直学到十几岁,才会结业,回家自学或者成家。几十年来,一批批的学子,纷纷走向各行各业,有官员,有小吏,有贩夫走卒,有商贾百姓。他们,都是阴阳家的信徒,更是阴阳家的底蕴。而紧跟阴阳家脚步的,仅有儒家。每每阴阳家开启县学,紧跟着,儒家就会同时跟进,时至今日,全国各地,早已数不清有多少家阴阳家的县学,而儒家同样如此。

    临邛,卓家。家里的大女儿如今已经五岁了,按照惯例,已经到了送县学开蒙的年纪。然而,也有例外,比如,有些人觉得女子读书识字,并没有什么用,所以就会把家里的男孩子送去,而女孩子就留在家里,绣绣花,做做女红,学学做饭什么的。而卓家,临邛大户,女儿并不愁嫁,所以,有些事就会放在后面学,比如,先把女儿送去开蒙,十岁归家,再学做饭,女红,刺绣等等。

    卓王孙看着眼前自己的大女儿,眼里满是宠溺,伸手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笑道“文君,到了县学,要听教习的话,知道么”

    卓文君扬起红彤彤的小脸,眯着眼,仿佛一只小猫咪一般“父亲,我知道了!”门外,一个侍女悄悄的瞥了卓文君一眼,迅速的收回了眼神,嘴角却悄悄勾起,多好的小姑娘。

    临邛县并不大,城墙更是低矮。自卓家到县学,不过百十丈的距离,步行最多一炷香,然而,卓文君出门后,大门外却静静的停着一架牛车,两个侍女将卓文君扶上牛车。车夫微微扬鞭,低喝道“去!”青牛抬脚,拉着牛车缓缓而行,往县学去了。今年的临邛,适龄的娃娃十几个,就在今日,就在此时,纷纷往阴阳家的县学走去。而跟阴阳家相距不远的儒家县学,却门庭冷落,仅有几个儒家的自家子弟,入了县学。

    两个侍女静静的跟在牛车后面,眼神却四下打量着,她们都是五年前入得卓府,当时,她们只有**岁,如今,已经是十三四的年纪,三年前,她俩才开始伺候卓文君。如今,已经是卓文君最喜欢的两个大姐姐。牛车内,卓文君甩着两个童子鬓,不时的四下打量,生平第一次出卓府,只觉得眼睛都已经不够用了。红彤彤的小脸上满是笑容。引得三人的心情跟着轻快起来。

    几乎没感到时间的流逝,阴阳家的县学就到了。车夫小声说道“小姐,到了!”卓文君掀开帘子,跳了出来,高兴的说到“这就到了啊!”两个侍女连忙走过来,扶着文君下了牛车。右手边,正是阴阳家的神庙,县学,便是开在神庙里。卓文君好奇的打量着神庙,银铃般的声音,好奇的问道“小婵姐姐,这庙为何不建在城外啊”小婵随手给卓文君整理着衣物,答道“这是天子给阴阳家的恩赐,别的学派,想要建庙都不可能!”卓文君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说话间,十几个娃娃头挤满了门口,有的跟着家里的侍女,有的父母来送,还有自己跑来的。更有跟卓文君一样,坐着牛车来的。其中一个用稚嫩的声音说到“阴阳家乃是我大汉显学,岂能跟那些乱七八糟的学派相比”卓文君回头去看,只见一个小胖墩背着手,昂着头,像个小大人一样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