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新郎》第83章树敌

    就在众人都沉吟不决的时候,曹操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看着胡不为,态度诚恳的问道:

    “以先生的看法,这该如何解决”

    曹操不但语气恭敬,连称呼都改了,开始是胡兄,现在改称先生,这种差距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也只有他更关心这种局该怎么破。

    胡不为当然理解,因为曹操本就是野心勃勃之人,时势造英雄,像曹操这种有准备的人当然机会更多一点。

    这是他关心破局的方法的原因。

    胡不为想了一下,既然已经把话说出来了,得罪士族已经成为了定局,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他缓缓的开口说道:

    “这个也好办!限制士族的权力,减少从士族中取士就行了!”

    曹操闻言,有点傻眼,这基本上等于没说,正因为朝廷选士无可避免的要从士族中进行,而选士就会让士族掌权,那么这些士族一旦掌权,还谈什么限制权力

    看到曹操疑惑不解的样子,胡不为笑了一下,他知道曹操的困惑在什么地方,关键还是怎么减少朝廷对于士族的依赖,尤其是取士的这一方面,这才是根本。

    “其实很简单!开科取士,全民选材!”

    话说完之后,这些人都还没有想明白胡不为这话的意思,还在咀嚼着话里的意思。

    曹操眼睛一亮,猛然抬头,望着胡不为问道:

    “先生的意思是从庶族中取士”

    胡不为点点头,他知道自己这么一说,也就是说一说。

    想要实行,那是难上加难,因为这样一来,就是要打破门阀制度,必然会影响道现有的当权派的既得利益。

    实行起来的难度会有多大,可想而知。

    曹操却陷入了深思,打破门阀制度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有集权,阻力大一点但还是能成功的。

    毕竟,士族势力再大,也是依附在皇权上的,像现在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其他的人断然不会想到胡不为会说出这样的结论,个个目瞪口呆。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出身士族,所以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将自己的优势放弃。

    但是胡不为的话细细想来,却不失是解决当下这种朝廷疲软的好办法。

    不过,也仅限于想法,实际操作起来,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甚至是完全没有实施的条件,没等灵帝提出来,怕就已经被大臣否决。

    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胡不为这番话的震撼效果,他们现在不过是在清谈,既然是清谈,当然还是也务虚为主,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阶段。

    想要具体推行,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论证,还有实验等等。

    不过,胡不为的这番话,却已经给他们的思想指了一条明路。

    而且绝对是正确的明路,因为这是经过时间考验的。

    门阀制度,从东汉末年开始,直到唐末,直至五代十国,被彻底的打破、取消,证明了这种制度的不合理性。

    也同样证明了这种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打破门阀制度之后,不是说之后的制度就很科学,不过,比起门阀制度,还是要优越一点。

    毕竟,一个社会的进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的时间和过程。

    胡不为说出这番话,不亚于之前说的士族对于皇权的束缚的惊世骇俗。

    不过,在座的都是当时俊杰,稍微想一下便能想明白其中所包含的内容的宝贵之处。

    就像身处黑暗中,忽然看到那么一丝光亮,这一丝光亮自然会给他们指明出路。

    也许有的人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会竭力反对,但是腐朽的、落后的东西,必然会被淘汰,这一点,他们其实心知肚明。

    &nbs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