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微信通大明》第124章 张府的来历

    说到这张府的来历,在王承恩的叙述之下,庄凯总算知道了为什么这张府有这么大的能耐.

    远的不说,其实张家人本就是天津附近的望族,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随着朝廷对漕运的重视,这张家近水楼台先得月,家族的势力更是水涨船高。

    不过那时候的张家,虽然族人遍布军,政,商,但是在朝廷之中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

    但是到了嘉靖年间,张家出了一个名人,这个人虽然没有位极人臣,但却为张家与皇室之间搭上了一条纽带。

    这个人叫张愚,字若斋。

    壬辰科殿试二甲第四十六名进士。

    只是二甲的一名进士,这说起来并不是很厉害。

    不过这张若斋厉害的地方不是科举,他的真正本事是在战场。

    嘉靖二十九年庚戍之变,蒙古贵族率军进围京师,这时候文武双全的张若斋表现的机会来了。

    此时巡抚延绥的张若斋,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直扑北京,不仅击退了蒙古的军队,甚至亲自斩首了一支蒙古军队的首领。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部落的头领,但在当时却是鹤立鸡群,深受嘉靖皇帝的欢心。

    虽然嘉靖皇帝依旧让他巡抚延绥,不过却将他升任为右副都御史,并且进入了皇帝的视线。

    其人赋性刚直,莅政明敏,巡抚延绥的时候,不管是不管是对政务还是军务,都是严己律人,所以在他巡抚延绥的期间,整个边境都是一片的安宁。

    加上之前的功劳,嘉靖皇帝甚至将一块蟒玉赐给他作为赏赐,最后更是因为张若斋劳累过度死在任上,嘉靖皇帝感念他的功劳,亲自下了祭文,并让其长子继承他的俸禄。

    张家自张若斋之后就没有人再进入大明的官场,倒不是说张家厌恶的官场,而是深刻的明白急流勇退的道理。

    虽然表面上张家非常的低调,但是有了张若斋搭上了这条线,从此张家和皇室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更甚之,或明或暗的成了皇室在民间的商业代言人。

    这样一来,就使得张家虽然隐于庙堂之外,却是成了嘉靖皇帝之后,几乎所有皇帝最信任的一个家族。

    “原来如此,难怪张家在天津有这样的实力。”

    既然这张府有这样的背景,那现在崇祯皇帝直接拍板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副手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说张先生没有必要多加担心,皇家舰队的事情,张家必然全力以赴,不过说到舰队,咱倒是有一事要问一下张先生。”

    说完张家的事情,王承恩话锋一转,有些严肃的开口问起了庄凯。

    “王公公,您请说!”

    “是这样的,在你回来之前,徐大人和张家主已经将那新式舰船和新式火炮的事情与咱家说过了,新式舰船的事情咱家都不多过问了,但是那火炮……”

    王承恩说到这里,先看了一眼庄凯,发现他神色如常之后,这才继续问道:

    “张先生也别怪咱家多嘴了,这火炮的威力如此犀利,对朝廷本是好事……不过张先生最好先将这门技艺呈给朝廷,虽然陛下非常信任张先生,可是那些言官……张先生你也是知道的。”

    虽然王承恩没有说得很明白,不过庄凯怎么会听不懂他的意思呢

    “多谢王公公的提醒,张凯的确有些孟浪了,不过这火炮虽然犀利,但要求的钢材却不是凡夫俗子所能够制造,所以现在的这些钢材除了舰队所需之外,剩余的必将全部送到陛下手中,如何安排全由陛下做主……”

    对于王承恩的担心,庄凯先给出了一个保证,这才继续说道:

    “至于制造火炮的技艺,等那一边传过来之后,张凯自然会抄录一份,呈报给皇上,虽然没有这些钢材,没办法制造出同等质量的火炮,但是对大明火炮工艺的提升还是会有一定的帮助。”

    王承恩的提醒的确是出于好心,所以庄凯也很感激,不过他倒是没有多大的担心。

    虽说君心难测,特别朱由检这种性格的皇帝,但是庄凯只要有系统的帮助,哪怕真有那一天,只要庄凯已经把朱徽娖娶到手,那朱由检这小子敢翻脸,他也不会对这个大舅子客气的。

    尽管这时候的庄凯并没有当枭雄的野心,不过他也不是没有任何的准备,所以说建造舰队的计划,他也是有私心在里面的。

    这也就是他为什么竭尽全力也要拿到这支舰队的控制权。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在什么时代,掌握着力量才不会受制于人,这是庄凯一开始就明白的道理。

    “既然如此,咱家就放心了,而且咱说这话,也只是想提醒一下张先生而已,陛下这次在出来之前,再三告诫咱,决计不能干涉张先生的事物,所以这之后担子就都得由张先生自己一个人担了,咱家就做个带着耳朵和眼睛的懒人就好了,哈哈哈哈……”

    虽然王承恩这句话说的有点像开玩笑,但庄凯也明白,王承恩这是又卖了一个人情给自己,虽然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也是会意的对王承恩点了点头。

    “王公公,这一路舟马劳顿,想必是已经累了,张凯就不打搅您了,等王公公休息好了,张凯再来劳烦王公公去工地视察,到时候再将工程的情况一一向王公公解释。”

    该谈的事情基本上已经谈完了,一些不该说的两个人也心里明白,所以庄凯便告辞了王承恩。

    走出了张府的大堂,庄凯便直接离开了张府,因为他很清楚那两个疯老头这时候肯定已经跑到工地上去了,所以将皇帝的圣旨收入了空间之后,便骑着追风以往造船厂的工地跑去。

    造船场的选址离北塘并不远,所以庄凯骑着追风疾驰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看到了正在一片繁忙的工地。

    张家的能量的确很大,这两天的时间过去了,工地上已经汇集了数千的工人。

    人家说人数过千便是人山人海,虽然这数千的工人分散到整个工地,但是放眼过去,这方圆十几公里的土地上都是忙碌的身影。

    “张小友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不和王公公多聊一会儿”

    &nbs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