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山河劫》第十二章 集势与养气

    “那两件事”

    “一为集势,二为养气。”

    “此话何解”

    “兄长你看,一块石头,若是我将它丢掷与你,你也只不过是疼疼罢了,但我要是将它放在百丈高的天上呢”

    “百丈高的天上掉下来块石头,兄长还能安然无恙么”

    “是石头变的更坚硬了么不是,而是因为石头拥有了‘势’。”

    “所以他能够伤害到你。”

    “与芮和兄长都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集势,我们现在势单力薄,若不能集势的话,未来将死无葬身之地。”

    赵与莒点头称快:“对,我在朝堂,贤弟在市井,一在明,一在暗,培养属于我们自己的‘势’”

    “正是如此。”

    然后赵与莒又问道:“那什么叫做‘养气’呢”

    “养气,养的是正气、和气、勇气和骨气。”

    赵与芮分开拆解道:“养浩然正气,振奋朝野士气,弘扬正道,打击歪门邪道,整肃吏治,革除弊病,严惩贪墨。”

    “养和气,史弥远名为丞相,实为窃国大盗,但他脸上永远和睦待人,喜怒不形于色,兄长务必学会。”

    “养勇气,既然决定夺嫡上位,严惩不法,北伐雪耻,前方道路少不了荆棘,务必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惧色。”

    “养骨气,正如我之前让兄长放下诗书拿起刀剑一样,兄长切莫退缩。”

    赵与莒听罢,右手紧锤胸口

    “贤弟金玉良言,愚兄记下了,但贤弟也有些话不方便说吧”

    “与芮不方便说的话,兄长便替你说了。”

    赵与莒说道:“要拥有对贤臣良将的绝对信任,历来强臣无不死于奸党的倒行逆施,究其原因,在于君王的耳根子太软。”

    “岂不闻曾参杀人,三人成虎之典故,母子尚且如此,君王又怎能避免呢但我在此向与芮立下誓言。”

    “举国托于贤弟,终我一生,决不负君!”

    赵与芮稍显诧异,因为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的兄长能够悟出这样的道理。

    而后颔首微笑:“那,与芮也向兄长承诺,此生,不畏艰险,誓逐胡虏于漠北,不教胡马度阴山。”

    相视一笑之后,都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兄弟二人,终于安心的睡去。

    过了两天,六月十七日,早朝。

    皇帝赵扩,也就是宋宁宗,如往日一般,坐在了金銮殿上。

    “众臣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话音一落,丞相史弥远走了出来。

    “哦丞相何事啊”

    “陛下,臣之幕僚余天赐,前些日回乡赶考,中途下起大雨,于是躲到了一位当地保长家中避雨。”

    “天赐在那位保长的家中竟然发现了两位太祖的血脉,于是急忙回来禀告臣,臣于是将他们二人接入京城。”

    “臣亲自测问二人,虽年纪轻轻,但已隐隐有太祖之风,故禀告陛下,希望接纳这两位遗留在外的赵氏血脉。”

    听完丞相史弥远的禀告之后,皇子赵竑有些坐不住了。

    前些天,也就是六月十三之时,他才册封为皇子,改名为赵竑,而近日丞相就跳出来说找到了太祖血脉。

    这难道是要夺权么

    赵竑不顾旁边的大臣真德秀的眼光暗示,走了出来。

    “父皇,此人既然流落于田野乡间,其血脉是否纯正还要查实,而且是否真的如丞相所言,识得大体,也十分可疑啊。”

    史弥远笑道:“呵呵,不然,我这里有他们家族的族谱,陛下请看。”

    说罢,史弥远便把赵与莒家里的世代族谱呈了上去。

    皇帝赵扩看完说道:“嗯,果然是太祖血脉,与皇宫中所存所差无几,应该不是假的。”

    史弥远继续说道:“至于皇子说到的其人之品性,虽生于田野乡间,但知孝悌,懂礼仪,博览四书五经,又怎是不识大体之辈呢”

    &n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