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山河劫》第二十三章 这是你们的时代

    赵与芮上前双手作揖道:“陛下所言确实是我朝当今之弊病,然与芮窃以为,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大宋八千万臣民不至于尽皆昏碌之辈。”

    “诚然,丞相颇有才具,但仍是窃国大盗,史相窃据高位,天下士子之心岂能不寒”

    “朝野士气低下,谄媚奉承之风盛行,朝堂正气不立,则有识之士决然无法脱颖而出,权臣奸相不除,则国家法度无法真正落实到每个人的心中。”

    “陛下周旋于党争之间,进退维谷,却又不敢连根拔起,生怕扰乱稳定的秩序,这想法虽没错,但不合时宜。”

    “国家内忧外患,山河沦丧,宛如一个重病垂危之人,此时唯有用猛药方有治愈的可能,一味拖延,不过是间接性放弃而已。”

    皇帝轻声道:“你这些话,朕又何尝不懂,但大宋这个破罐子,它经不起摔啊。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你让朕怎么下这个决心”

    赵与芮笑道:“陛下不是下不了这个决心,而是不愿意下这个决心,因为陛下被战败的烙印铭刻在了心中,对金、蒙古的强悍战力留下了深刻的恐惧。”

    “因而行事愈发的谨慎,固步自封,醉心于朝堂平衡之间,一力维持安稳,殊不知,这是再将大宋一步步送入坟墓当中。”

    赵扩微怒:“大胆,这也是你能说的你要是搞砸了,又该如何”

    “大丈夫手提三尺剑,当立不世之功,即便大宋化为灰烬,与芮也愿意成为那灰烬中企图复燃的点点星火。”

    “借用一句话,‘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赵扩紧皱眉头,面色惨白,青筋爆现,嘴唇微颤:“朕,连蜀之阿斗也不如么”

    “不如,阿斗降,蜀中百姓免遭战乱之苦,但陛下若降,面对蒙古的铁蹄,大宋臣民十不存一,其间差距,不言而喻。”

    赵扩瘫坐在龙椅之上:“唉,我早已无心力去争斗这些,与芮啊,你说,朕该当如何”

    赵与芮拱手作揖到:“古人云,防不胜防,不如不防,既然陛下心力耗尽,便撒开手让臣下们去办吧。”

    赵扩眼眸中闪起了些许光亮:“你需要多长时间”

    赵与芮咬咬牙:“一年,至少一年,否则我没有丝毫把握。”

    赵扩点点头:“明白了,至少一年,朕还支撑得住。”

    然后赵扩转过头,对着身边的大内高手说:“怀仁,把那个东西拿过来。”

    赵扩身边的大内高手到一旁,取出来了一个没有任何雕饰的盒子。

    赵扩拿起了那个古朴的盒子,缓缓地走下了台阶,来到了赵与芮的面前。

    “你们,是想要这个东西吧,拿着吧,去试着挣扎一下吧。”

    “如今,这东西虽发挥不了什么大用了,但是,在这大内,这是不二的通行证。”

    “兴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会帮到你们。”

    “呵呵,这也算,朕为这大宋做的最后的挣扎吧。”

    赵与芮不敢有丝毫大意,谨慎的接住了皇帝伸来的木盒。

    赵与芮感受到了手上的重量,这不仅是黑玉密令的重量,还是一位帝王,一位曾经也心怀天下的帝王,最后的希冀。

    赵与芮正色道:“臣定当不辱使命!”

    赵扩笑道:“去吧,我赵家的大宋江山,便要靠你们这帮年轻人扛起来了,这是你们的时代了。”

    “是,臣下告退。”

    赵与芮和赵与莒兄弟两人行礼告退后,便离开了大内。

    赵扩看着兄弟俩远去的背影,对着身边的大内高手喃喃道:

    “未来是他们的,怀仁,无缺,朕是不是可以安心退居幕后了。”

    姜怀仁拱手道:“皇室得此二子,中兴有望啊。”

    “呵呵没那么简单,且看着吧。”

    ……

    离开大内,回到了右监门卫大将军府邸当中,赵与芮轻轻的打开了木盒,木盒当中盛放着一块黑玉雕刻成的令牌。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