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山河劫》第五十七章 举逸民

    二月的天,河水冰凉,人心更凉。

    史弥远接连颁布了不少政策,加征土地税、人头税、商税等税款,营建宫室,积极的在为赵与莒造势,同时贬低赵竑。

    一切都在为废赵竑,另立赵与莒做准备,这在朝堂中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不只是在临安有这样的风声,附近九县有人脉的士绅也对这种情况心知肚明,暗暗盘算着如何对自已有利。

    一些倒掉的世家,如吴家、丁家、韩家、蒋家、何家等等百余世家重新聚集了起来。

    新吴家家主说道:“老丁啊,你听说了么史相给我等寄来书信,号召我们大举入京请命啊。”

    丁家家主点点头:“嘿,老吴,我知道啊,只要我们进京,史相会将我们失去的田地还给我们。”

    韩家也嚼舌头:“就是就是,我们祖宗的田地给那些贱民糟蹋,真是天理难容啊。”

    蒋家家主愤怒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据说那赵与芮还是得到那赵竑的授意,倒行逆施,其罪难容啊。”

    何家家主也愤慨道:“走,我们进京!夺回我们失去的东西!”

    ……

    史弥远大举逸民,所有丢失了官职的,失去了土地的人都在他的旗帜下聚集了起来。

    逸民们先是汇聚在了钱塘、仁和两县,成规模之后向临安进发。

    不少小的士绅因为韩凛和白文瀚对史弥远书信的截击导致不明白具体情况,这批劣绅只能窝在家中,静观局势。

    韩凛先是雇佣了一批闲散人员,在士绅群体中传播言论。

    诸如“史弥远不会归还土地”、“史弥远只是在借刀杀人,事后必然过河拆桥”之类的言论。

    这样的言论让一些士绅心神出现了动摇,怀疑自己的决定。

    虽然土地能回来最好,但要是被史弥远过河拆桥了的话,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现在的日子有些清苦,但也算凑活,不至于活不下去。

    于是乎,一些不愿惹事的小士绅纷纷离开了逸民大队。

    韩凛采取的策略是分化怀柔策略。

    韩凛明白,这批士绅的心思不在一块,是可以被分化瓦解的。

    士绅们丢了土地,日子清苦,对于钱财的渴望远超过往。

    只要些许钱财就足以让那些小士绅离开逸民大军。

    而小士绅们一旦离开,势必会导致那些立场不坚定的士绅人心惶惶。

    这支逸民大军就和军队一样,是讲究士气的,一旦出现了“逃兵”,士气就会垮掉。

    伴随着逃亡者的人数越来越多,逸民大军也有些不安分了。

    毕竟他们是抱团壮胆的,人少了的话,根本不敢进京啊。

    几个原本的大世家纷纷传递书信给了丞相史弥远。

    史弥远知晓情况之后,当即下令,调拨钱财二十万贯前往钱塘犒劳逸民。

    这波钱财一到位,士绅们的心思才算稍稍有所安稳。

    只要见到了真金白银,一切都好说话。

    逸民的人数最开始聚集了大约一万两千人,在韩凛瓦解分化之后,只剩下了大约八千多人。

    这八千多人分到了钱财之后,重新整装待发,前往临安。

    八千多人路上要用到大量的补给,因此钱粮调配成为了几大世家头疼的问题。

    大家都是世家出来的,谁还不知道管钱粮的必然会大捞一把。

    将心比心之下,谁会把这个差事分配给其他世家呢

    于是乎几大世家争论不休,几次大打出手也没有个结果。

    这个时候,何家建议,所有世家各出来一个人,组成决议团,共同调拨钱粮。

    这才让世家们暂时停止了搁置。

    不过白文瀚想到了一个方法,他收买了一位世家子弟,世家子弟不断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大世家、小世家人头数不一样啊,都出一个人组成决议团是不是不公平”

    “每个世家出力不同,出来的人数不一样,怎么能平均分配呢”

    “你丁家当年欠我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