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
星空中,一条体型不大的幼年龙鲸,冲破层层混沌云雾来到万空琉璃界的边缘,减慢速度,缓缓靠岸。
万空琉璃界,乃是从天庭还存在的时代遗留至今的诸多旧世界之一。它并不是那种以一界界膜包裹起来的小世界,而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古老修真界彼此拼接连成,界界相连、界中有界,诸界界膜早已打破相融,便将这一大片地方统一算作一个占地广大的古老修真界。像这种复杂的旧世界,与新域那些结构简单的新生小修真界一比,从占地空间、历史到界内天道力量,不可同日而语,简直是混沌云海中一个个小岛与一片片古老大陆的区别。
万空琉璃界面积如此之大,哪怕在诸多旧世界当中也排得上前十名了。这里万族林立,万道遍布,万界混杂,天道也因此交错融合,斑驳而深不可测。每一个界中小界或一处族地、一方道宗、一座修真王朝都划分出各自区域,有资格诞生一位掌管当地天道的地仙。一个旧世界有多广大多深奥就能容得下多少个地仙。万空琉璃界内,从上古遗留的一个个老地仙到如今新修炼出的一个个新地仙就这样或分割区域或彼此交叠,盘踞于天地间,算作这个旧世界自己的天道力量。
“跟这种旧世相比,我们那小生杀界果然是乡下……”
“在这种世界里诞生的地仙,那才叫地仙吧。像我们那里举一界之天道气运诞生一个地仙说是‘界主’,说得好听,其实就是个乡下小村,只能诞生一个村长……”
小龙鲸背上的移动仙山阁楼中,郁子规趴在窗边看景,一边漫无目的地吐槽道。
她正看到星风吹拂下,小龙鲸载着他们这一干远道而来的外来仙人熟练地驶向万空琉璃界与混沌云海交接的破碎缘口,顺着往外面虚空中流泻散开的海水,进入了这方旧世最外围的大海。
身边传来嘈杂声,那是从各方花钱乘坐这条小龙鲸的仙人们看到目的地已到,赶紧收拾东西起身了。
来到万空琉璃界的乘客五花八门,他们有的是神仙、地仙的低境界化身,有的是神秘看不透的散仙,其中像郁子规这样的小人仙算是境界最低的一档,一出舟就必须拿着任务颁发的仙器全程护体才行。不过亏得因为她一看就是身怀公务从仙舟上来的,也没人敢打她的注意。她轻松地和其他仙人一道走出去,顺着脚下接驳的金色光桥走下了龙鲸脊背,转到了一个宽阔厚重、悬浮于海面的青铜台上。
等所有鲸背上的仙人都走下“车”,很快又有一群准备从万空琉璃界离开的新客逆着他们挤了上去。恪尽职责的小龙鲸一声震耳欲聋的长鸣,比整个青铜悬台还要庞大的身躯在海浪中缓缓转向,沿原路飞出了万空琉璃界的边缘,穿过混沌云海去往下一个修真界了。
仙人们转眼四散,从青铜台上一排通往万空琉璃界各处的小界门走掉了。郁子规却留在原地,没走,她保持着乡下人进城的惊叹悠闲地看着各路从仙舟上或从其他势力中来的陌生仙人,像打发时间似的徘徊了一会儿……又一会儿……连旁边想要揽客的当地小散仙想凑上来坑蒙拐骗她都不理他们。
渐渐地,郁子规自得其乐的心思淡去了。她
猜你喜欢
- 一叶云舟
- 晋江2015-01-12完结 文案 叶云舟为了初爱恋人远离家乡,留在恋人所在城市工作,但没成功修成正果 父母因他意外去世,让他悔恨不已,黯然回乡,却柳暗花明,终遇到相伴一生的那个人 PS 1、小短篇 2、新手新文,欢迎大家 3、本文纯属于虚构的,大家不要和现实一一对应啊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
- 渡舟野客
- 陈龙象走到云藏锋身边,眼神还看着背影萧索的剑客,好像自言自语又好像询问一般对云藏锋说道“他这又是何苦”云藏锋也看了看剑客萧索的背影,觉得光是这份天下之大我却独游的那份孤独就足够伴下一壶老酒,他摇了摇头说道“人生来就是孤独的,光溜溜得来,赤裸裸的走,即便有几位朋友也未必能够常伴左右。恒兄只是把这份贯穿
- 空中云舒云卷
- 修仙觅长生,热血任逍遥,踏莲曳波涤剑骨,凭虚御风塑圣魂!
- 一叶云舟
- 叶云舟为了初爱恋人远离家乡,留在恋人所在城市工作,但没成功修成正果 父母因他意外去世,让他悔恨不已,黯然回乡,却柳暗花明,终遇到相伴一生的那个人。
- 空中云舒云卷
- 修仙觅长生,热血任逍遥,踏莲曳波涤剑骨,凭虚御风塑圣魂!
- 知芥
- 听闻那西端的云海仙山之上,住了位酒中仙,凡人不敢扰,仙人不敢惊。一日,玉渡岛里自小老实的小徒弟却缠着铃铛摇摇晃晃地出现在了云海仙山的峰顶…
- 云中雾
- 明月几时有结局是什么明月几时有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短篇古代言情,又名明月照君来,为作者云中雾所著,主角苏明月百里焕,全文讲述了苏明月本以为自己会是百里焕此生的挚爱,可这个男人却为了另一个女人残忍折磨她,她被剖腹取子,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烧死,那一刻,她的心也跟着死了“招了吗“罪后嘴硬,没招 低哑磁性
- 云中擒仙鹤
- 林中有虎
- 穿越了,三千大道,千宗万门,诸子百家,这是一个奇异的世界,儒家文以载道,六艺傍身,小说家无尽信念,愿力成神,名家金口玉言,言出法随 时过境迁,天地法则大变,天庭地府俱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天道不显,来自地球21世纪的青年林虎却带着记忆中无数的小说以及各类经典诗文在这个世界掀起了一阵狂澜 孟子曰“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