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英雄至尊》第001章 乐极悲生(一)

    裕仁未料到,就在他和久弥宫良子夫妇俩对着眼前这一篇极其优秀的文章兴高采烈眉飞色舞、你一句我一句大加赞叹时,皇宫外陡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场将要使他失去皇位、失去权力甚至是夺命的危机从天而降;

    裕仁也未料到,这场突如其来天而降的巨大危机竟然源自于他的亲弟弟———秩父宫亲王雍仁;

    裕仁也万未料到,正当他夫妇二人陷入绝境、已经回天无力之际,一白衣少年如天神般从天而降,紧接着大显惊天之技,斩妖除魔擒王,帮助他力挽了狂澜;

    裕仁更万未料到,随着时空的慢慢推移,自己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的大日本帝国,会慢慢的逐渐无形地葬送在这少年手中,况且他本人至死都毫无察觉。

    裕仁是第124代日本天皇。

    久弥宫良子是他的皇后。

    此时是昭和11年(公元1936年)2月26日深夜。

    皇宫外虽然雪花飘零,天气寒冷彻骨,而裕仁的内宫吹上御所却是暖意融融,恰如春天一般。

    虽然通宵达旦,眼睛涩兀,面生疲惫,但他将五官埋在热水盆中浸润片刻,用毛巾细细擦拭干净,喝了久弥宫良子递过来的一茶盏姜汤,来回活动一下筋骨后,整个人立刻变得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他又从案几上拿起刚刚看过的一张试卷,一边瞧着,口中一边啧啧称奇。

    久弥宫良子见他如此模样,好奇心顿起,将茶盏放在一边,脸庞微微一笑,双手托起,躬身问道:“敢问陛下,何事如此欢心”

    裕仁赶忙上前单手托起她,同时将手中试卷递给她:“朕的好皇后,你看哪,一篇绝妙的好文章!”

    久弥宫良子伸手接过,轻移莲步,借着灯光细瞧,只见试卷的最顶端眏着三个遒劲大字:治国论。

    正文开篇这样写道:“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是故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既得,必依民心而治之,百姓富足,四海升平,夜不闭户,社稷可安如磐石……”【 …免费阅读】

    原来,两个月前,为了选拔可用之才,裕仁经过认真思考,结合江户时代的“学问吟味“制度和明治初期的“进士及第”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科考。

    科考题目既简单又复杂、既简明又深远:论治国。

    经过大臣们层层阅卷层层筛选,最后有十人十篇优秀文章呈献进皇宫,其中这一篇?治国论?尤为突出,一下吸引了他眼球,阅罢,不禁大为称赞。

    这一篇治国论,并非建议君王如何运用各种阴谋诡计和毒辣手段来独霸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是以极大

    的耐心讲述了最高领导者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立意新颖,道理清晰,言简意赅,简单明了,浅显易懂,久弥宫良子自然明白。

    但她却抓耳挠腮,有些腼腆地问:“陛下,恕妾身才疏浅薄,孤陋寡闻,这个孟子是本国哪朝哪代的大人物”

    “哎呀皇后……”裕仁扶她到桌边坐下,微微笑着说,“这个孟子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鲁国人,一位在世界上非常有名气的思想家教育家。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就源自他口。”

    久弥宫良子点了点头,自言自语地说:“怪道我不甚晓得,原来是中国的老夫子。”

    却又显得满脸迷惘疑惑,将试券上下左右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了一看,只见右上角写着一个编号:8888。其它什么也没有。于是便小心翼翼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