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唐》第六十四章 来自王忠嗣的赠予

    李泰初赞同的点点头,然后说道:“如今火拔归仁正在义父军中,义父可让他上前线,然后……”

    接下来的话,李泰初并没有说出口,他知道,王忠嗣会明白他的意思。

    七郎他们装作什么都听不见,唯有漆雕宇,认真的倾听着,眼睛里面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很明显,没在想什么好事情。

    面对李泰初的提议,王忠嗣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拒绝了,当年,王忠嗣的父亲王海滨,就是因为同袍见死不救,而战死沙场,因此,王忠嗣不想自己做出这种事情。

    这大概也是王忠嗣的底线,他绝不想让自己父亲的经历再一次重演。

    李泰初虽然没猜到王忠嗣是怎么想的,可是王忠嗣既然已经拒绝了,那他也不勉强。

    “既然义父不愿,那就换一个方法如何”

    “嗯,这件事情,交给我吧,我不会让火拔归仁再有什么异动了。”王忠嗣眼中闪过一丝冷色,王忠嗣并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火拔归仁既然现在在自己麾下,想揉搓他还不容易吗

    而且,这可不是王忠嗣先动的手,而是火拔归仁先动手的,郡王又怎么样,不过是一个燕山郡王罢了,想让王忠嗣退步,不拿一个得宠亲王出来,还是算了吧。

    王忠嗣继续说道:“我记得,你还没有马槊吧”

    “是,马槊携带不便,所以梦祈也没有送马槊给我。”

    王忠嗣点点头,然后转身,端着一个长木盒出来了,木盒非常长,大概有四米左右。

    王忠嗣将木盒放在桌子上,然后笑着对李泰初说道:“打开看看吧。”

    李泰初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了木盒,不出所料,里面果然是一杆马槊。

    李泰初抚摸着马槊,感受着它的触感,问道:“这是什么主材做的”

    “当然是最好的,这是我以前用的,当初是圣人御赐给我的,如今就交给你了。”

    “这……”李泰初想拒绝,可是却说不出口,这东西,没有任何一个武将能够拒绝,七郎他们在一边,眼睛都红了,紧紧的盯着盒子里面的马槊。

    这马槊,可不是什么烂大街的东西,先说制造,马槊槊杆根本不像步槊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蔑,胶合而成。

    韧木以做弓用的柘木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

    把细蔑用油反复浸泡,泡得不再变形了,不再开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

    而这个过程耗时将近一年,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

    然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把粗,丈八长(注,汉尺),外层再缠绕麻绳。

    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生漆,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然后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装精钢槊首,后安红铜槊纂,不断调整,合格的标准是用一根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整个丈八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两端不落不坠。

    这样,武将骑在马上,就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费丝毫力气。

    马槊的长度最长能够达到四米,所以也叫丈八长矛,张飞用的就是此物,槊的前端类似短剑,可以砍可削,刃部下通常有留情结,给战马高速冲锋的时候不至于贯穿对手,刃部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