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马燕歌悲行》第三十九章 北征荒凉大漠

    回到府中的朱瞻基心中甚是沉闷,走进书房,端视着正当中桌子上的一把长弓,这是朱文圻在北征蒙古的时候送他的礼物,作为两人结拜安答的见证,朱瞻基甚为爱惜,一直珍藏至今。朱瞻基坐在椅子上,擦拭着弓上的灰尘,不禁思绪翩翩,回想起八年前北征蒙古的峥嵘岁月。

    话说永乐六年,鞑靼太师阿鲁台杀掉鬼力赤,迎立本雅失里为大汗。阿鲁台一直渴望恢复蒙古昔日荣耀,重建大元帝国。可鞑靼的地盘实在太小,阿鲁台经常劝说本雅失里侵扰瓦剌和兀良哈,因为光复故国的第一步就是要统一蒙古。

    为了激发本雅失里的斗志,阿鲁台向本雅失里描述了曾经的大元王朝是如何的辉煌,骑兵所到之处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洗涤天地间,所打下的土地之广是旷古绝今。本雅失里对此并无甚概念,而当阿鲁台说道南朝的锦绣河山是多么的壮丽多姿,物产是多么的富饶,女子是多么的美艳,本雅失里立刻有了精神,眼见这大漠之地,气候苦寒,荒芜空旷,终日与风沙牛羊为伴,实在是无聊痛苦的很,赶上寒流侵袭,食物短缺,又是生死由命。

    物欲横流的本雅失里并不糊涂,询问阿鲁台:“既然我们的先辈那么厉害,可为什么伟大的大元会败了呢”

    阿鲁台叹了一口气,说道:“也许是天命亡我,中原之地竟然出了个朱元璋,只看此人名讳就知道是我大元的克星。不过这个人早已经死了,他现在的儿子朱棣当了皇帝,我看也不过尔尔,中原之人有一些弱点,一旦承平日久,怕是马都骑不动了,那时就是待宰的羔羊。昔日的功臣勋贵,能打仗的死的死老的老。如今朱棣劳师远征,只要我们一战杀了朱棣,大明群龙无首,定是乱作一团,那正是我们南下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受到此番言论振奋的本雅失里拍案决定征兵备战,还派人杀了大明的使臣郭骥,这时要摆明了与大明为敌。

    听说了使节被杀,朱棣大怒,当即决定要挥师远征。道衍劝说先借力打力,再收渔翁之利。朱棣听从了意见,利用蒙古内部的矛盾,给予瓦剌战备支持,虽然打败了鞑靼,可对于桀骜的朱棣来说,这还不够,他绝不允许有人在自己的头上挥舞弯刀。为了一劳永逸,永乐七年,朱棣派遣邱福领十万大军铲平鞑靼。可邱福此人自恃劳苦功高,心高气傲,认为鞑靼残部不堪一击,只要找到主力,即可全歼。听不得部下意见,轻敌冒进,致使十万将士全军覆没,此战更坚定了阿鲁台南下称王的信心。

    永乐八年,为了彻底解决北元遗患,在前征失利后,雷霆震怒的朱棣亲率50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蒙古出发,随行的还有大将张玉等重要的左膀右臂。朱瞻基和朱文圻也随驾而行,两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分外惹人注目,不过他们不俗的骑射功夫,将士们都不敢小瞧。

    万千车马奔腾浩荡,雄壮的部队所到之处,旌旗蔽空,马蹄声如战鼓擂擂,浓密的烟尘随风弥漫天际,铁甲雄兵如滚滚潮水,钢刀长矛透着寒光的肃杀之气,如白毛风一般势要吞没草原。

    听完探子的汇报,本雅失里惊慌失措,不知所然,慌忙命人准备马匹准备远逃,却被阿鲁台一顿呵斥:“战事未起,身为主帅,竟然未发一兵一卒,就轻言逃跑,难堪大任。”【#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本雅失里气愤的说:“你说中原人都是待宰的羔羊,我才杀他们的使节,这可好,现在你们看看他们竟然主动兴兵讨伐,五十万兵马啊,我们怎么打啊,打得过吗”

    争执不下的俩人最终分道扬镳,本雅失里携带大量的金银珠宝率领一部分兵马向西逃窜。阿鲁台决计与明军死战到底,向东进发。

    朱棣沿途发出一道白话檄文:大明皇帝御驾亲征,鞑靼本部如不弃甲伏地投降,尔等匪徒就是我马下肉泥。顺宁王马哈木、以及瓦剌等部尽可观战,且看大明王师如何一举荡平鞑靼。

    大队人马行至胪朐河,望见被杀死的明军,尸野遍地,无衣遮体躺在枯草之中,风吹日晒,多已变成骷髅。围观的将士无不动容,有人还抽泣了起来。

    朱棣身披锃亮的铠甲,挎着战刀,目视前方,大吼一声:“哭什么,大明将士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子,生当为国效力,保卫妻儿,死也要轰轰烈烈,马革裹尸,死有什么好怕的,他们死得其所。我们要做的不是哭泣,而是为他们报仇。”说完,朱棣拔出战刀,举上头顶:“朕今天发誓,如不歼灭本雅失里,为将士们报仇,朕誓不还朝。”被激励的士兵发出震天的呐喊声:“报仇!报仇!报仇!”

    朱棣命人就地埋葬了阵亡将士的尸体,不免心中怅惘,就下令整兵休息,然后带着朱瞻基、张玉、朱文圻等人饮马胪朐河。踏上一个山坡,前方已是落日余晖,辽阔苍茫的草原与天际接壤,火红的云彩染透了西方,不禁极目远眺,感慨万千,朱棣手执马鞭感叹:“朕戎马一生,见过多少尸山血海,正如这火烧云一般壮烈。皇孙,你给朕好好看看这云彩以壮胸怀,英雄,就是血海里滚出来的,英雄,是火海里爬出来的。所以尽管前方满是荆棘,是英雄就要勇往直前,是英雄就该义无反顾。”朱瞻基频频点头,还稚嫩的脸上露出肃杀之气。朱文圻也望着那火红的云彩,如龙一般腾挪滚动,驰骋于西方天际。朱棣后来把这条河就命名为“饮马河”。

    大军继续行走,机灵的朱瞻基总是身先士卒,快人一步,朱文圻紧随其后,俩人形影不离。渡过饮马河,朱瞻基凭借矫健的身手,抓住并捆绑了几个鞑靼士兵,带到了朱棣面前,令得朱棣接连称赞。

    张玉问道:“你们大汗的兵力在哪”

    那几个士兵颤颤巍巍的说:“就在附近。”

    心中欣慰的朱棣,决定考考朱瞻基:“孙儿,你说本雅失里在这附近吗”朱瞻基思考了一会,说道:“孙儿以为在。”

    朱棣好奇的问道:“何以见得”

    朱瞻基说道:“孙儿,一路来时,这附近有很多未干的马粪,草也有大片被啃食的痕迹尚新,证明这附近一带有不少马匹活动。而且饮马河有充足的水源,可供驻扎。加上孙儿抓的这几个人,并没有携带干粮,可见他们的根据地就在附近。”

    朱棣听后满意的点点头,摸了摸胡须,笑道:“朕的皇孙果然是个帅才啊,好好好。”然后问道朱文圻:“文成,你觉得我们应当如何作战呢”

    张玉有些面露惶恐,俯身跪拜道:“陛下,他一个孩童,哪里比的上皇孙那么聪慧圣明烛照,怕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