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1931》第66章 难受的闲暇时光

    “老三,起了,吃饭了。”

    范久峰推搡着范久红。

    “啊”

    范久红昨天也不知道自己喝到什么时候,有是怎么回的屋,甚至不记得跟刘雪说了什么。

    现在脑袋还隐隐发胀。

    “哎呀,昨天喝的有点多了。”

    “你啊你。”范久峰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

    “起来洗脸吃饭吧。都等着你呢。”

    范久红洗漱完毕后来到客厅。一大家子人就等自己,整的他有点不好意思。

    老头眼睛通红,估计昨晚没怎么睡好。

    菜都是昨天剩下的菜,饭是小米粥。

    老头吃完了提着公文包上学去了。范久成吃完了也匆匆的走了。小雪还要上学,范久峰也是有生意要做。

    都走了就剩下老太太两个嫂子和自己。

    “娘,你们在家待着,我出去走走。”

    “嗯,老三那,别走太远昂。”

    老太太怕范久红偷摸的又尥了。

    “放心,不会的。”

    “那去吧。”

    范久红出了胡同还看到老太太在门口张望呢。

    不由得摇头笑了笑。这老太太。

    出了胡同范久红便朝着西边慢慢的走着。

    说实在话,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过一个人散步的时候,前世的自己每天都在忙碌,走路的时候也不忘梳理工作,或者梳理下将要拜访的顾客资料,该怎么谈判等等。如今来到这边,又是每天的打仗,每天不挺的训练。

    难得有这样的闲暇时光,可自己高兴不起来,反而身体难受的要命。

    一路走一路看,古老的街区,胡同处处显露出历史的底蕴,然而范久红静不下心来欣赏风景。

    他自嘲的摇着头,注定一辈子劳碌的命。

    出了街口,右手边就是记者工会,整个北平的记者集散地。

    在街的对面便是豫章中学,范久红便跨过马路,来到了学校的门口。

    隐隐还能听见郎朗的读书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范久红喃喃的跟着一块朗读,忽然发现自己的脑袋还算灵光。

    那么久远的文章竟然有些段落还记得。

    以前那会自己也像他们一样,抱着课本一遍一遍大声的朗读着。那会朗读从来不去探究去中的含义。

    单纯的背诵应付考试。

    现在在读这段却有不一样的感受。

    唉,自己想多了。

    就在不久的将来,偌大个中国竟然再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再往南走就是玉皇庙。此时的玉皇庙大门四开,来往的香客比较多。

    大家都去祈福,希望乱世中能带来一丝安宁。

    范久红迈步走了进去。

    玉皇殿居中就是玉皇大帝雕塑,情深庄严肃穆,龙椅宝座金碧辉煌,神台的两侧是嫔妃神女,表情各异,姿容秀丽。

    很多的香客跪拜雕塑前双手合十不断的呢喃。

    或是祈求风调雨顺,或是祈求五谷丰登,或求康健,或求钱财,或求性命,不一而足。

    等前面的香客走了后,范久红也站在雕塑前,闭着双眼,双手合十,默默的祈祷。

    鼻孔中传来淡淡的檀香,心一下就平静了下来。

    庙外鸟儿的鸣叫清晰入耳。

    好听。

    出了玉皇庙,继续往南,便是济良所。

    这都就是收容站,孤儿,流浪的人,不愿为娼的妇女,拐卖的妇女,没有自由身的都可以成为收容对象。

    凡是无妻无妾者都可以来济良所认领女子,前提就是女子同意。

    难得乱世还有这样的慈善机构,也算是一种安慰。

    转了半天范久红实在是觉得无聊。

    倒是想起来昨天答应给二嫂补上结婚礼物的事了。

    前门大街依旧是人声鼎沸,天南海北的人汇聚于此,凭借自己的本事混口饭吃。

    顶碗的小女儿就不容易,那么大点在寒冬腊月的吹着冷风。周围叫好的比比皆是,给钱的却是不多。

    穿梭在人群中,四处瞧着。

    突然瞧见一个小偷将手伸进一位女子的包中。

    那女子穿着得体,倒也不是特别的华贵,在一个瓷玩具的摊位认真的挑选着,丝毫没感觉到身后有人。

    范久红快走两步,一把拉住了这名女子。

    “大姐,你怎么在这”

    女子抬头双目圆睁,怒视着看着范久红。

    她刚要说话。就看范久红不断的给自己眨眼睛。

    “大姐,你看你,出门也不带个人,这要遇到心怀叵测的人怎么办”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