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囧学霸系统》109. 目标完成了

    早会上,胡院士例行询问每个人的进展,这次他把重点放在了杨晨的研究上:“杨晨,怎么样了”

    “胡院士,昨天经过几组对比测试最终发现,当pcb螺旋线圈匝数相同,外半径增加的时候,线圈两端的输出电压增加明显,而其它对比测试没有明显变化。”

    闻言,大家均是一愣,纷纷把好奇的目光投向杨晨。胡院士眼角的鱼尾纹顿时皱了起来,笑容更甚:“你的这个发现还蛮及时,我们待会看看实际的测量结果。”

    早会结束后,胡院士和师兄师姐们站在杨晨的电脑桌前,杨晨把实验数据展示给他们看,几位师兄师姐啧啧称奇。

    他们当时也做过类似的对比,譬如方形线圈,矩形线圈,多边形线圈,圆形线圈,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可能主要因为没有在pcb上绘制过,而是手工扎成的线圈。没想到杨晨小师弟居然将圆形线圈做的这么细化。不由得在心中对杨晨小师弟刮目相看。

    胡院士让杨秀对杨晨的实验结果重新测试,发现果然跟杨晨实验报告上测试的数据几乎一致,只有不到0.5%的偏差。

    高兴之余,胡院士脸色却是稍显凝重,轻咳一声道:“当时,我们也做过杨晨的线圈的对比测试,但改善不大,大家好好想想,为什么杨晨一来就有了这么大幅度的提高”

    顿时,实验室里的气愤有点沉默,大家内心复杂,更多的是对杨晨的钦佩。一个20岁刚出头的年轻人在短短不到两个星期就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效,不禁令他们刮目相看。

    杨秀的脸有点红,不好意思的说道:“杨晨师弟,你刚来的时候,我脸色不太好看,还请见谅!”

    杨晨笑道:“哪里的话我知道项目没有进展,大家都很沮丧,我能理解。我看过你们整理的资料,我是站在你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来做的。离我们的目标71%还有3%的差别,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会再接再厉。”

    知道杨晨不是空口无凭这样说的时候,胡院士由衷感叹,小小年纪却装着一个成人般的心,这份心智也许连博士生都不如。

    “好啦,大家各忙各的去吧,我们明天再对齐,杨晨,你继续摸索。”

    大家散去后,杨晨又陷入到苦思阶段,能源的转化效率有了很大提升,但离目标还是有一段差距。虽说在匝数相同的情况下外半径增加,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但因为pcb板的面积有限,现在设计都讲究可工业化生产,总不至于将pcb板的外半径继续增加吧,至少在成本上会很高。在保证成本的基础上,能否再优化呢

    杨晨在草稿纸上划着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的整个模块结构,主要分两部分,发送端和接受端。发送端主要包括信号源,调节电路,功率放大,这些芯片都是选好的,无需更改。

    接收端的整流滤波,电压检测调控控制,也没有任何问题,会有哪些因素影响到它们之间的转换效率呢

    随意画了一根线,连接着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两个线圈,也就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杨晨突然意识到有个因素没有考虑到,就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两个线圈的相对位置。

    他当时放置两个线圈的时候,没有考虑他们相对位置的变化,只是大致大致对齐放置,所以中间出现了能源转化效率的波动。好在不需要重新设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