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兵王》九十三、赋税之谋

    “诸位,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一方百姓,如何治理,此事往小了说,好坏不过一人功过;但往大了说,却是关系国家兴衰,百姓生死的大事。”

    说话的,是崔元礼。

    五姓七望中,崔家在李唐的代表,年轻辈的佼佼者。

    “太子说了,今日这帐中所坐的,都是我大唐年轻辈的英豪,他日牧守一方、鼎定朝堂都有可能。”

    很明显,这是为太子站台了。的确,在卢家选了秦王之后,崔家,站在了太子一边。

    不是说他们两家的关系对立,而是,世家行事,从来便是这般,两边下注,不会将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不管未来如何,现下,我们都还是缺些经验。便是我,也不过是照本宣科罢了,若是说的不好,还请诸位莫怪。”

    原来,今日并没有安排论战,而是看着来的书生比昨日多了一倍,都快将这大帐挤满了,太子和秦王便商量了一下,让五姓七望中的子弟,来讲讲地方治理之术。

    不管情不情愿,既然来了此处,也半公开的效忠了,便是压箱底的本事,也得展现出来看看。

    好在来长安城的,都是世家中的年轻一辈,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家族包袱,也没什么所谓的不传之秘。

    但就是这些在他们看来,只是家族藏书中随意翻阅的记录,便让下面的那些书生听的眼冒金光。

    对于这些世家子来说,那些地方治理的条例、传记,都是书架上很少翻阅的资料罢了,不过是些普通的知识。

    可是就是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人听了,也是默默点头。

    这个世界,知识的传播渠道太过狭隘,所有流传下来的文献,除了宫廷,就剩下那些世家了。

    “千年世家,果然有其不凡之处啊!”

    李世民低声道。

    其他人没有说话,都是仔细听着。

    “治理一方,当使百姓安居乐业。同时,还要征收赋税,以供朝廷用使。否则,外无大军征战,内无地方戍卫,百姓便是再富足,也不过是小儿持金入闹市,自取灭亡。”

    看着下面众人都是认真倾听,崔元礼微微一笑。世家何以把持天下权柄,还不是知识的垄断

    今日这些书生听了自己的课,他日自己入朝廷封侯拜相之时,自然会有些助益。

    “天下赋税,不外乎两种。”

    “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自秦汉以来,人头税、徭役等等,都是以此种为准。”

    “所以诸位要牢记,治理一地,最先要做的,就是清查户籍,登记造册。”

    “诸位记住,向百姓收税,摊派徭役,并不是剥削地方。而是让百姓知道,这天下,乃是有主的。”

    “安宁时节,大家自然相安无事,可是一旦地方不靖呢官府是不是首当其冲若是有外敌入侵,朝廷大军是不是征战在前”

    “所以诸位一定要让百姓明白,官府不是山大王,不是来他们头上搜刮的,是建立完整、完善的制度,来最大限度保护他们的。”

    声音停下,整个大帐都是静悄悄的。

    下面的书生一个个激动不已,这些话可不是普通人能听到的,听到这些话的人,起码都是半个官府众人啊,也就是说,自己这些人,在大唐的朝廷看来,他日必是为官一方的。

    没有什么比这种官方认同感更让这些书生兴奋了,他们有的奋笔疾书,有的目中露出无比渴望,有的满是憧憬,满脸通红……

    但有几位却是皱起了眉头。

    卢照龄更是脸上露出气恼之色,因为这些话,有不少都是他说给崔元礼听到的。而他,是从韩啸那听来的。

    这崔元礼一转身,却将别人的话据为己有了。

    “这些都是韩校尉所言,崔大哥毫不解释,是什么意思”

    卢照龄低声对着身旁的堂兄问道。

    说着他便要站起身来。

    “莫急。”

    忽然一道声音在身后响起,低低的,宛如燕语。

    &nbs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