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乱世异闻录》第33章 安重荣引发的一场惨案

    风云再次突变,一下让柴府有些措手不及,白家一直老老实实的当个鹌鹑,现在怎么突然跳了起来,这让柴夫人很是费解。

    原来石敬瑭认契丹当爹这个事,终于有人受不了了,成德节度使安重荣第一个跳出来破口大骂石敬瑭丢人现眼,他不光骂了石敬瑭,他还杀了契丹的使者,派兵去石敬瑭送给契丹的幽州劫掠。

    安重荣这个人也不是突然就和石敬瑭掰了的,主要是他镇守成德,离契丹很近,知道契丹连年肆意掠夺,到处横征暴敛,一看就是在囤积粮草力量。

    契丹又是练兵又是屯粮,傻子都能看出来他们这是心怀不轨,准备打仗。

    要知道契丹人住的地方相当于是蒙古那嘎达,再往北就特么快到西伯利亚去了,谁没事要去那么冷的不毛之地啊,现在的俄罗斯都地广人稀的好伐……

    所以,契丹这磨刀霍霍的样子,一看就是要揍南边的人呀,石敬瑭这傻子还天天亲热的管人家叫爸爸,又是送粮食又是送丝茶,又是送铜铁,又是送珠宝的,这不是花自己的钱养人家的兵,最后还得自己挨揍么。

    除了刘知远,安重荣这样的大晋国将领深知契丹不安好心,契丹这么疯狂的囤积敛财,那些游牧在北方草原的非契丹游牧民族也受不了啊。

    和中原王朝更迭一样,北方游牧民族也是有朝代更迭的,相当于是大王轮流做,谁拳头大谁上位当大汗,什么女真,匈奴,突厥,东胡,大家都各有各的祖宗。现在管北方叫契丹只是因为耶律阿骨打作为一个强者,靠着武力统一了草原,所有民族都要向契丹称臣而已。

    这些游牧民族也是个人有个人的小九九,他们琢磨游牧民族集合起来和中原打仗打了千年,除了偶尔去中原劫掠做做无本儿买卖相当不错以外,和中原的正规军产生冲突,从来没有落过什么好下场。即使有过胜利,比如冒顿单于之于汉高祖,但人家中原人伏低做小几十年,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看把匈奴人给揍的,直接往西跑去欺负罗马了。

    到了唐朝,什么突厥人的什么颉利可汗突利之类的,又被大唐揍的满地找牙,最后还不是服服帖帖老实了好多年现在这契丹想和中原打仗一争高下我们没啥意见,但是拿我们这些少数民族当送死的前锋那就太特么过分了……

    阿呸!他想得美。

    琢磨明白契丹套路的北方少数民族才不想送死,他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带着所有的财产牛羊帐篷啥的,往南跑到了安重荣和刘知远他们这些北方守将的地盘里面。

    这也是他们这些游牧民族在千百年来经验累积出的生存智慧,他们知道中原人虽然也需要兵马,但由于并不信任自己这些异族,就算征兵上战场,也不像契丹那么残酷要求全族男性自备干粮战马全部上战场。而且南方温暖又繁华,除了放牧以外,再做些生意只怕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眼瞅着人都往南方跑去了,契丹爸爸耶律德光自然是极不高兴的。他写了个圣旨把石敬瑭给臭骂了一顿,让他把逃去大晋境内的游牧民族押解回契丹,并且严惩安重荣。

    石敬瑭收到爸爸写来的圣旨,整个人就很慌张,因为安重荣手握重兵不说,而且对契丹一向是态度强硬。那些游牧民族虽然看起来生活比较落后,但是他们擅长养马精于骑射,让安重荣把这样一块肥肉吐出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

    石敬瑭没有办法,他不敢对契丹爸爸说不,又不敢强行让安重荣听话,怕他跳起来殴打自己,只好派一个叫张澄的小将军带兵,偷偷游荡过去把安重荣安置在山西河北交接那一带的游牧民族往北驱逐,

    不过人家既然名字叫游牧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