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听了李利这个主意,不禁是哭笑不得。李利的想法不错,只是,贾诩摇了摇头,就对李利说道:“惠民,你可知道朝廷的三互法”
李利心想,我连共和国的宪法都不知道,怎么会知道汉朝的三互法。于是便摇了摇头,道:“不知,可这与我欲娶亲有何关系”
贾诩叹道:“自然有关系。朝廷三互法规定,地方之长,不得回原籍任官,亦不得在婚姻之家所在州郡任官。惠民欲娶世家女,天下皆可,唯河东不行。”
听了贾诩解释,李利这才明白过来,汉朝还有这规定。也就是说,他李利是北地泥阳人,他就不得担任北地郡太守以及泥阳县令;他妻子如果是某郡某县人,他也不得在某郡某县担任太守和县令。当然,担任副职则没有这个限制。三互法还有更严苛的规定,里面太过于复杂,一时也难以说得清。
既然有这个规定,李利也只能悻悻作罢。他倒也明白,现在凉州军上台,掌控朝廷,他也是既得利益体系中的一员,自然要以身作则,维护朝廷威严和规矩,不然你自己都屡次踏线的话,还怎么用规则去约束天下人
李利想要在河东打开局面,但各大家族却又对他心生抵触。想了想,李利就对贾诩道:“行,暂且先不去管,先把家底摸一摸再说。”
府库、册簿都在那里,就算里面的记载有水分,是假的,那也比没有的好。几天之后,各县的县令、县长都带着各种册簿赶了过来拜见新的上官。李利把东西大致一看,心里基本上就是冰凉一片了。
汉朝的赋税分成几大块,田租、人头税(口赋、算赋)和工商税等等。田租从汉景帝时开始,就固定在三十税一的基础上了。逢灾年还会视情况减免。口赋是向7-14岁的儿童征收的,规定一年出钱20个,汉武帝时为了打仗,从3岁小孩开始收,每人收23钱。汉武帝之后,又恢复旧制。到了汉灵帝时,他为了捞钱,规定从1岁开始收。搞得民间民怨四起,甚至有些出不起钱的人家,生子辄杀。算赋则是向15岁-56岁的人收的,一年120钱为一算。
另外,还有力役钱,汉朝规定男子到了23岁(这个年龄有时候可能是17,有时候可能是20)就要傅籍,然后要当正卒、更卒。那你没空去戍边,那就出钱给朝廷,朝廷拿这钱请别人去。这个钱,一年是300钱。而朝廷拿了钱,经常就发七科谪,让那些犯人去。这样朝廷就不用给钱了。
手工业税、关税、车船税,盐铁税,酒税,林林种种一大堆,但李利却只看到了账面上的数字,而府库里的钱粮却是少之又少。再一看地方上的各项支出,大得吓人。这些钱粮,各级官员的俸禄开支就去了一半,然后这里兴修水利,那里灾年减免,嘿,最后剩下的数字倒是和府库里的对得上。
李利越看越生气,把账本一扔,尼玛的,老子就算是个穿越客,也不是你们能欺负的。真把老子当傻子么。
这几年天下大乱,到处都是造反的草头军,你河东被黄巾军和白波军反复的犁了多少遍了,你们这些官员还会去兴修水利,还会去修桥铺路
灾年减免这个我可以信,毕竟这几年是不是灾年,以朝廷公文为准。你们在赈灾中搞的鬼我也懒得追究了。但我倒是要看一看,你们在哪里修了渠,又在哪里修了桥
李利仔细的算了下,一户普通人家,只在家里种田的话,就要负担田租,刍稿税,人头税,更赋钱,还有献费这是什么玩意儿
生
猜你喜欢
- 寅之虎
- 肆意挥洒激情的游戏人生,打破现实框架的无尽幻想!
- 叶脈
- 肆意挥洒激情的游戏人生,打破现实框架的无尽幻想!
- 登临
- 长胖
- 壶中君
- 主角:我是主角,所有的宝物、美人、金手指都是我的!张离:哼!我是作者我说了算,宝物、美人、金手指,通通给我交出来!对一部小说而言,作者便是创世神,便是造物主。这是一个网文作者降临笔下小说世界,夺取主角机缘,最终证道长生,横压诸天的故事。
- 凤凰烙印
- “好啦好啦,别再说这个了”听到这句话,少女楞了一下,就摆摆手打断了林顿“我倒是有些问题想要问你,你到底是怎么多线控制神圣之力的,有什么窍门么”因此她闲暇时宁愿一个人呆着看书,也懒得和这些无趣的家伙打成一片“多谢学姐!那就请多指教咯1找到了一个免费的老师,林顿高兴地握起少女的手上下摇晃了几下“对,学姐
- 宗门鬼七
- 三丈红尘
- 星海漫游,时空穿梭,机械科技,目标是未知的星辰大海!
- 二四十
- 【网文之王之一帝四皇通缉令】参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