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驸马》第七十一章 驸马爷升堂(六)

    眼看着赈灾粮就要变成李家的囊中之物,李县令心里除了着急就是上火。匆忙中给掌书递去个眼色,示意他想想办法。

    关键时刻还是掌书激灵,悄悄溜到鱼恩身边不远,轻声说:“明公,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声音很小,小到鱼恩勉强能听清。不用问他也知道,这位掌书想说什么,心里想的是什么。

    脸上自得的笑容马上马上横眉立目,寒声问:“你有何事”

    表情上的变化分明是在告诉掌书,打断一个沉浸在自得中的人很不礼貌,尤其是这个人还些狂妄自大。

    掌书也知道不礼貌,也知道这位上差糊涂又鲁莽,一个弄不好肯定会牵罪自己。可是他没办法,身为掌书当然得听县令的话,今天有些话他要是不说,掌书这个位置可就没了。

    “事关重大,还请明公附耳来听。”

    能当掌书的人,一般都是心思缜密,善于溜须拍马之辈,扶风县掌书自然也不例外。

    他知道若是当着众人的面,质疑一个自以为是的上差,肯定没好果子吃。小声点说,或许还有戏。

    极不耐烦的对掌书招招手,然后他轻轻走到鱼恩身边,开始轻声耳语。

    鱼恩开始还能心平气静的听下去,可是没过多久脸上便是笑意盎然,到最后甚至拍着胸脯“哈哈哈”的笑出了声。

    还未等掌书说完,鱼恩便笑着道:“放心,放心,这点事情本宫早有考虑,留下些军士监督便是。”

    掌书听完脸色异常尴尬,心里这个气呀,恨不得给自己个大嘴巴。要是不留兵将,衙门口里的人还有借口过去帮忙,到时候多少还能落点好处。可是如今,上差的兵将会理会县令是谁

    听完这番话,县令再看向掌书的眼神,哪还有挤眉弄眼的默契,剩下的只是抱怨与愤怒。

    有人愁自然就有人欢喜,李牧刚才还担心鱼恩一走,县令就会用各种借口从李家夺粮,现在这方面的担心全无。剩下的担心就是怕赈灾事了,县令再寻由头找李家的麻烦。只是这点担心他还不放在心上,李家也不全是任人宰割的软柿子。等赈灾事情一了,李家担忧尽去后,还未必会买一个县令的账。

    “啪!”

    一声特有的鱼氏醒木声后,驸马爷懒懒散散的伸个懒腰,然后一脸不耐烦的挥挥手,嘴里叨咕:“退堂,退堂。升堂真是个力气活儿,累死本宫了。”

    “噗嗤……”

    又有人没忍住笑出声,鱼恩马上寻着声音看去,曹灿那张黑脸逐渐变红,与便秘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见他这幅模样,鱼恩顿时转身又拍一下醒木,然后才一脸怒意的转身而走,像是在告诉他,敢嘲笑我,你给我等着。

    “哈哈哈哈……”

    鱼恩刚走出去,就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除去一脸苦涩的县令与掌书,别人都笑的十分开怀。

    ……

    李家庄本来不在鱼恩的行程内,按照预计,出扶风县的下一站应该是岐山。只是因为驸马爷胡乱审案的闹剧,如今车队该把粮食卸到李家庄,所以车队就拐个弯儿,在李家庄小住一夜。

    不管这位经略大人是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既然是给自家送粮食,李家人肯定要热烈迎接一下,不然都对不起这么多粮食。

    九十岁高龄的李老太公一身正装,恭候在大门口,一见鱼恩下马车走过来,急忙率领李家上下一百多口,客户,奴婢五百多人躬身行礼。

    “恭迎经略使。”

    人生七十古来稀,九十岁更是稀中之稀,能活这么大年岁本身就值得敬畏,何况还是个有善心的老人,鱼恩怎能受老人家如此大礼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