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华》第三十一章 长城长(五)

    第三十一章长城长(五)

    军人之间的矛盾,终归还是要放在战场上解决……

    抚摸着破损的城砖,感叹着这命运多舛的万里长城至今还要承受战争的苦难,从北方吹来那寒冷的风拂过许晨风那皲裂沧桑的脸庞,天空中盘旋着鬼子的飞机,一颗颗炸弹从机舱里投下,在这已是遍体鳞伤的长城上又加一分苦难。

    深吸一口气,扣动了马克沁重机枪的扳机,朝着千米之外的鬼子狠狠地开火,颤抖的枪身弹射出一枚枚的弹壳,马克沁独有的清脆铜声怒吼着喷射着红色的火舌。

    这是一波更加猛烈的进攻,鬼子试图通过谈判议和的方式,迫使喜峰口的守军投降,从而不费一兵一卒的打通入关的通道,然而,守军们却是以一种硬气和挑衅的方式予以坚决的还击,投降,这是不存在的话题。

    北平日报的战地记者躲在战壕中,观察着战场上的战斗,听着炸响在耳边的炮声,心乱如麻,稳稳心神,将本子垫在腿上,用铅笔在本子上歪歪扭扭的写道:

    即便兵力相差悬殊,即便装备水平落后,即便后无援兵,可这都不是爱国者们背叛国家的条件,若是早有投降怯战之心的话,何必坚持到现在呢

    泱泱大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当汉奸,并非每一个人都是软骨头,自有那无畏爱国者撑起民族的脊梁,将这个国家抗在肩头,迈步前行。

    坚守在阵地上的他们,并无意主动想要去当英雄,他们单纯的在履行一个军人的职责,一个作为中国人的基本使命,在他们的思想中,支撑着他们以劣势兵力和装备拼搏到的是一种叫做不屈的信念和不被奴役的尊严,如果说,国人尚有血性的话,那么这种血性存在于战场上的每一个人军人的血液之中……

    许晨风不知道这个战地记者在新闻稿里写了什么,也无意去揣测他的想法,更不知道正是这个战地记者将他塑造成了那名大刀队英雄,眼前的敌人才是他重视的重点。

    贫弱的火力无法压制鬼子步兵们的进攻势头,在鬼子优势炮火的覆盖下,喜峰口外围阵地的布防早已被摧毁的干干净净,先前收复的制高点老婆山,也再度丢弃,重新落到了鬼子的手中。

    随着外围和侧翼阵地逐渐的丢失,喜峰口长城守军的压力陡然而生。

    “炮呢!咱们的炮呢!”许晨风停止了射击,朝着后面大声的吼叫,因为长时间开火的缘故,马克沁的枪膛已经到了发烫的临界点,摸一下,皮肤都能粘在上面,继续开火,可能会出现炸膛的情况,必须尽快的给重机枪降温。

    幸好宋之龙早有准备,拎过来一桶凉水,浇灌在马克沁的枪身上,刺啦的冒出阵阵白烟,可见枪身的温度之高。

    “连长,咱们的炮弹早就打光了,没炮可用了!”连日的开战,二十九军炮兵部队的弹药储备早已用完,现在的火炮,仅是个无用的铁架子罢了。

    鬼子的步兵部队,已经推进到了距离长城不足三百米的位置,更有甚者,已经快要攀爬长城缺口,已有那守军将士,弃枪拔刀,冲出长城与那鬼子们厮杀……

    “弹药!”许晨风招呼一声,宋之龙将空桶扔掉,继续给马克沁传递子弹。

    显而易见,马克沁的火力,已经不足以控制战场局面,鬼子的步兵部队,距离长城已是越来越近,忽然一枚炮弹打在了许晨风不远的位置,掀起来的尘土和冲击,将他震倒,马克沁也斜歪倒地,弹药仓的位置被卡死,这挺刚修好没多久的重机枪,又遭到了破坏。

    “连长,快看,鬼子们已经从右边的缺口上来了!”

    &nb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