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华》第八十三章 尸骨未寒(二)

    第八十三章尸骨未寒(二)

    如果要让许晨风自己来评价他们这支队伍的话,用一种动物来形容,许晨风会选择狼这种生物来代表他们这群人。

    他们是一群狼,每一只都是被迫远离狼群的饿狼,他们饥饿,居无定所,甚至年老体迈,每一次的捕猎都是拼尽全力,异常凶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体力和精力有限,没有任何的团队协作,他们所依靠的只有自己那逐渐跑不动的身体和依旧锋利的爪牙,每一次的捕猎都有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次进食。

    成功则生,失败则亡。

    他们是孤狼,是孤注一掷为了生存而付出所有的可怜虫。

    即便是生存绝境,即便是食不果腹,狼依然是狼,依然是食物链顶端的存在者,依然是凶猛的捕食者!

    如果想把他们当成猎物,除非是他死亡的那一刻……

    因此,每一次调兵遣将,总指挥吉将军总是习惯于将他们这支部队摆在最前面,因为他能感觉出,这支部队的身上,有一种不一样的气质,这种气质绝无仅有。

    这是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述的气质,这种气质凝聚成一种风格。

    风格造就了一支传奇的军队,逢战必上,不偷生,不畏死,敢为人先。

    吉将军曾经询问过宋军长这支队伍的由来,宋军长告诉他,这支队伍从北大营中而来,乃是中途加入二十九军,可这支队伍身上别样气质迅速的感染到了二十九军每一个人。

    如果是不战而退丢失东三省的仇恨形成了他们每逢日寇睚眦必报的心态,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能将这股精神传承下来的呢

    不仅老兵如此,新兵也是如此。

    宋军长将其总结为“饿狼精神”,他们这支队伍是一只永远活在捕食路上,拼命去捕食最后一顿晚餐的饿狼。

    饿狼精神感染到了二十九军官兵们每个人的身上,同样的遭遇,让二十九军官兵们萌生了一样的心态,为这种饿狼精神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倘若找寻根源的话,这饿狼部队的源头就是他——许晨风。

    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小营长,却有着与其身份地位不相符的人格魅力,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并且将这种精神与国家民族融合在一起,我生则国生,我死则国不能死!

    这种气质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许晨风,已经率领部队打进了碉堡阵地之中,正在与鬼子们拼杀。

    许晨风曾告诫过部队,除非情非得已之下,拒绝一切逞能性质的与日军白刃战。

    他清楚的知道,论起拼刺技术来,一般的士兵们绝不是鬼子的对手,即便是像宋之龙这等身手一流的高手,身上也曾被扎出过几个眼儿。

    当阵地上的鬼子兵们开始退弹壳的时候,许晨风果断的下命令,开枪!

    鬼子们讲究武士道精神,退弹壳拼刺刀,然而,许晨风可不想跟他们讲究武士道,他只知道什么叫成王败寇,什么叫打死一个是一个!

    掏出驳壳枪,对着鬼子就是射击,甭管是打在哪里,枪枪不落空。

    更有那眼疾手快的士兵,狠狠一刀戳在了受伤鬼子的肚子上,将其扎在地上,鬼子挣扎着,痛苦的表情令五官扭曲在一起,一双血手掐在士兵的脖子上,想要来一个同归于尽,士兵转动刀身,锋利的刀刃在他的肚子里转了一圈,鬼子嚎叫一声,口吐鲜血,倒闭而亡。

    士兵刚松一口气,忽然间后腰一凉,仿佛有什么东西从肚子上穿透了过来,低头一看,带血的刺刀穿过了自己的身体,刀尖露了出来。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