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华》第一百零八章 何为主权

    第一百零八章何为主权

    若是再像以前那样将许晨风关起来,套上枷锁和锁链,如同犯人一般囚禁,恐怕整个三营,乃至整个团就要闹翻天了。

    许晨风的显赫战功,不逊色任何人,不少民兵选择加入二十九军之中,就是因为在二十九军里,有一个曾经用大刀拼赢过鬼子的勇士。

    怀着对勇士的敬仰和信任,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这支队伍,这才是一支真正抗日的部队,跟着他们,没错,若是仅仅为防不测,就将许晨风给控制起来,岂不是直接就让弟兄们寒心了么。

    此举断然不可去做,只不过,依靠许晨风的自觉去执行“克制”的命令,显然,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宜。

    没错,如果许晨风能听见吴成国内心想法的话,一定会双手给他挑起大拇指,一点儿都没错,非常正确,若是这口气他能忍下的话,他就不是许晨风了!

    此仇此恨,不共戴天,不让挑衅,还要憋屈的克制自己的情绪,世上从无这般道理。

    卧薪尝胆固然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可这却不是许晨风的性格,如果能选择的话,他宁可效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也绝不承受如此屈辱!

    无关乎什么大局,只在乎他个人决定。

    人活着,就这一辈子,生逢乱世,本就是一个人最大的不幸之处,可这辈子若是活得再这么憋屈,许晨风无法接受这种宿命。

    反抗,不屈而又执着的反抗到底,即便是死,许晨风也毫无怨言,至少,他曾经追求过自己想要的命运。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舍命救国,这是许晨风,乃至他们许家四辈人的坚持和信仰。

    许晨风相信,许家战死在沙场上的前辈们,肯定面临过同自己一样的处境,必然是做出相同的决定,如若不然,何至于均落了一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他从不认为许家人有来无回是什么魔咒,他只相信,先辈们肯定是做出了没有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有的时候,执着并非是一时冲动,有些原则和底线,不容被挑衅。

    鬼子最好是不要招惹他,如若不然,许晨风无法保证自己会不会干出吴成国所担心的事情。

    ……

    察哈尔很大,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辽北省和热河省加起来都要大,东临热河,西邻绥远,南接河北,地广人稀。

    察哈尔很小,仅是幅员辽阔的中华民国土地的几十分之一,一隅之地。

    察哈尔不太平,先是中**队驻守,再是日军占领,而后又爆发一场激情澎湃的战役。

    察哈尔很乱,一个地区,两个政府,北边是日寇扶持的伪满,南边则是国民政府编制下的二十九军,中间还有一片被划分出来的非军事区。

    “主权”二字,在这里,准确的说,在这个国家,仿佛如同浮云一般,看不见,也摸不着……

    何为主权好多没读过书的人,不解此二字的含义,问向旁人,主权为何

    旁人能给他解释这个名词的道理,却无法让他明白这其中的意义,便给他举例子:

    你还记得吗,1919年的巴黎和会,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的我们,据理力争,要求收回我们的山东半岛,被操纵的和会拒绝了我们国家的合理要求,将山东半岛划给了日本。

    继而,引起了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学生们的呐喊声第一次传遍了世界各个角落。面对着军警的镇压和流血,学生们的游行示威行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