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华》第二百五十五章 第一次接触(三)

    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一次接触(三)

    单打独斗不成气候,团体作战才是王道。

    从长城抗战开始,许晨风便吃足了这个教训,喜峰口战役打得多漂亮,以弱胜强,壮我军威,一仗打出了中**人的尊严!震慑敌寇!

    可结果怎样喜峰口大捷仗打的漂亮又能如何孤军奋战,内外无缘,一场战役的取胜,无法支持全局的溃败,前线将士们拼死奋战,后方的部分政客对抗日前景持有怀疑念头,导致政府对战和摇摆不定,终究还是落了一个签约退军的处境,一切的牺牲和努力化为乌有。

    兵挫地削,亡东北三省,令天下人愤慨耻笑……

    孤军奋战难以成事,唯有抱团,自身的实力跟得上,加上一群靠谱的队友,方能成就大业!

    察哈尔战役进行中的时候,与从东北赶来支援的义勇军将士们聊天的时候,许晨风也曾听说过东北抗联队伍的存在,因为东北抗联的全局指挥,将松散的抗日队伍集结在一起,形成局部区域化斗争的新局面,相互支援,相互配合,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

    许晨风欣赏这种抗战模式,众人拾柴火焰高,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战术策略,即便是农民军出身的义勇军部队,也能在集合化模式的战斗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取长补短,依靠战友的协助,将自身的短板缺陷补上。

    奉天以及吉林地区,便是抗联的活动区域,要见许晨风的这位抗联司令官,便是抗联一路军的军长,将士们都称呼他一声杨将军,可他本名字并不姓杨,这只是一个化名而已。行走江湖,谁还没有个小号防身呢,就像是军统的戴局长,化名用的久了,本名便没那么重要了。

    许晨风敬佩每一个抗争在第一线的中国人,凡是未曾向敌寇低头,未曾放弃反抗之心,将之付诸行动者,均可看称得上是民族英雄四个字!

    无论党派,无论男女老少,人人应当挺身而出,光耀华夏!

    许晨风大致的能够清楚这位抗联长官为何要派人营救自己的意义,无非是看中了自己这支部队,想要将其吸纳进入抗联的队伍之中,这一点,许晨风倒是不怎么反感,只要是能给予日寇致命威胁,接受改编又能如何呢

    不过,韩龙和刘金星又给他打听到了不一样的消息,这支抗联队伍的背后背景,远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他们是红军的分支之一。

    当探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韩龙和刘金星连忙提醒许晨风,一定要注意保持距离,要知道,政见不同,党派不一,这支流淌着红色血液的队伍历来是委员长的心腹大患,宁可置东北于不顾,也要倾心于将其“围剿”,在长城抗战进行中的同时,前前后后调集了几十万中央军和地方军,组织了数次的围剿战役,此等做派,令人反感和闹心。

    若是将这几十万精锐部队调集到华北地区的话,何至于长城抗战以惨败而告终呢

    二十九军也曾接到过南下的调令,参与到围剿之战中,不过,被军长宋哲元断然拒绝这种荒唐的命令,宁可孤立无援的守在华北,也不愿意同室操戈。

    军长的这种行为,得到了将士们的拥护和老百姓们的支持。

    韩龙和刘金星倒不是对红军充斥敌意,而是为许晨风所着想,要知道,许晨风毕竟是优秀黄埔生,将来,必然会得以重用,重新回归到中央军的行列,这一点,就连师长赵登禹也是如此认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