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华》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乱之局(三)

    第四百一十三章大乱之局(三)

    或许这种极端的情况,在淞沪会战爆发之初,谁都不曾预料到这种局面的发生,亚洲两大国全都在拼命。

    为了血战三个月的时间,为江浙沪地区的轻重工业基础向大后方转移,几乎拼光了中国的主力部队,完全是用人命填补出来的胜利……

    听说这一场决战之后,桂军的统帅白长官嚎啕痛哭,这一仗,几乎将桂系的精锐尽数折损殆尽!

    要知道,在后军阀时代里,桂系三雄所执掌的桂系军阀实力不容小觑,其军事实力甚至比之中央军,有过之无不及也,桂系、中央军的主力几乎全都折在了上海,那么以后抗日,谁来打呢

    果然不出所料,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两大战役的惨败,令老百姓们的心中滋生起了抗战悲观的思想,举国之兵未能战败日寇,反而是损兵折将,这以后,还怎么打呢中国的未来还有希望吗

    悲观的情绪洋溢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上,尤其是看到了惨烈的伤亡比例,两大战役合计伤亡将近50万人,却仅仅只换来了日军7万人的伤亡……

    有的人看着报纸上的报道,不由得当街失声痛哭,哭嚎中国未来国运的渺茫,看不见丝毫的希望,以后的中国,何去何从

    也是从太原会战和淞沪会战结束之后,才算的彻底的粉碎了国人们心中的那最后一丝天朝自大的骄傲心思。

    这才有好多人后知后觉,恍然间明白,原来昔日东北沦陷、长城抗战失败、平津沦陷,其相继丢失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军政部不想打,希望和平,而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真的跟不上小鬼子的节奏啊……

    日军攻下了太原,拿下了上海,城楼上第一次竖起了日军的旭日旗,再也不见一个中**人的身影,依然滞留在城中的老百姓,看着满目疮痍的家园,还有趾高气扬的日本兵,一股悲从心来的情绪使然,悲伤地泪水从脸上滑落,以后,还能再做一个中国人吗

    中国的军队还能打回这里吗

    答案,谁也不知道,但是,请相信,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种情况,炎黄子孙们心中的复兴之火永远不会熄灭,若有一个血性儿郎在,必然不会屈服于威压奴役之下,抗战到底,血战到死,这是唯一的选择!

    我们可以被消灭,但是不能被奴役,可以抗战而亡,不可亡国为奴!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战死不退让,宁战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飘荡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能挡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快快赶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中国不会亡……”

    一首悠扬的《八百壮士歌》在上海军民间广泛流传开来,继而传遍了全国各地。

    这首歌曲是为了歌颂淞沪抗战之中,谢晋元长官率领着414名勇士,号称八百壮士,保卫四行仓库的英勇事迹。

    “八百壮士”孤军与敌军血战四行仓库,升起了国旗,捍卫了中国最后的尊严,用这种悲壮孤军奋战的方式打出了中**人的血性!

    这是淞沪抗战灰色背景下的一抹亮彩。

    &nbs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